导演管虎受专访 管虎深刻分析中国电影行业现状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管虎 导演 编辑:baoling 时间:2017-03-29 16:02:01

3月26日,管虎出席了2017 EZ.ART影像大赛启动仪式发布会,2016年时他还是评委,这次却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出现。当问起为何会从评委转变成联合创始人时,管虎表示:因为容艺教育它和北京电影学院、中戏不一样,它更多的是培养专业的从业人员而不是大师和明星,我觉得这个行业最缺的可能还是从业人员,比如美术、摄影、灯光、录音……

管虎

管虎,有近三十年影视行业从业经验,他与贾樟柯、王小帅等同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管虎称“低票房?不在乎,只看电影本身”,但有人却说他已经是个商业导演。

近日,笔者专访了导演管虎,听听这位一线从业者对电影、导演以及中国电影行业的看法。

电影对我来说是最至高无上的忍着,等着,机会就来了

1991年,管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2年就自筹资金拍摄处女作《头发乱了》,之后又拍摄了《上车,走吧!》、《西施眼》,但当时的时代并没有给他太多机会,在2002年他开始转战电视剧市场。

对此,管虎直言不讳:90年代电影院要改成台球厅了,没有人看电影,也没有人买票,反而电视剧行业很兴旺。你得活命啊,做的时候你就能在里面锻炼自己的手段,忍着,积累一些资源,为了自己将来的电影做准备,就是这样。

从2002年到2009年期间,管虎一直专注拍电视剧,2009才以黑色喜剧电影《斗牛》回归大银幕:2009年,时候来了,电影行业开始好转了,可以开始做了。在提到时隔这么多年重返电影行业拍电影,有什么样的感悟时,管虎略作思考答到:我本身就是电影学院毕业的,拍电影这心一直没散,有这么多年的准备,说句酸词吧,电影对我们来说是最至高无上的,这是肯定的,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你就忍着、等着,也许有一天机会就来了,也许永远都不会来,但是它毕竟来了,没有什么感受,就是等到了,再努力往这条路上走。从黑色喜剧电影《斗牛》,荒诞悬疑剧《杀生》,再到动作片《厨子·戏子·痞子》,以及2015年的《老炮儿》,管虎从来不偏向任何一种题材,而是多方尝试:我必须得变,从来都不能重复。

曾有好友透露管虎有一句口头禅“绝不!凭什么非要这样!我就不这样怎么着”,在提到是否会把热门IP拍成电影时,管虎就坚定的答到:我绝不,一生都不会,我不喜欢。针对为什么不会选取那些自带粉丝的IP时,管虎脱口而出:那我拍这个东西,为了那批粉丝买电影票,我疯了。他爱买不买,我管他的。

电影最基础的属性不是商业行为,它只是有商业属性而已。电影本身应该作为文化留下来,留下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作为文化去讨论,那么你告诉我有几个电影留下来了,可以作为文化去讨论。做电影的问题在这,而不是如何成为院线电影这种商业想法。现在很多电影,一上手就卖四五个亿,两年就被忘了。

真正的导演是站在艺术家 文学家肩膀上看世界的人

近几年,徐峥、赵薇、韩寒等转行当导演,大批70、80后导演如杨超、张大磊、忻钰坤进入公众视野,他们的片子在口碑亦或票房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导演更新换代的话题不断被提及,管虎认为更新换代是正常的、应该的:为什么不更新换代啊!

每个时代都在变。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我凭聪明、凭努力做的事和长辈那个大智慧、他完成的那个作品和臻于化境的境界完全是不同的,就是得到那个时候、在那个时代才能做出相应的东西。

在任何年龄,任何时代,说任何他该说的话,所以更新换代是应该的,太好了。早该更新换代了,现在有点晚了?应该出来的是二十多岁的孩子,他们这处于三四十的,那叫更新换代吗?不叫。

在管虎眼里每个人不一样,生长的环境也不一样,二十多岁的青年导演都有些比较自我、擅长的、能拿捏住的生活,他们应该并且能拍出更多的作品。现在有很多初入行的年轻人,每天都有各种人拿奖,有什么用?拍电影太容易了,无数人都在拍电影,这个没什么。但是拍什么电影,未来结果是什么,中国这个欠太多了,从业平台是什么,未来出口在哪里,应该多思考这些。

有些人只是拍电影,谁不会啊,到处都是。在我看来,我都远远够不上导演,能称为导演这两字的人,应该是真正站在艺术家、画家、音乐家、文学家肩膀上看世界的人。我觉得做这个行业的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低下头来做好自己的事,别的都不要去管。

中国电影市场不是快,是泡沫,早晚会破灭

从2005年到2016年,除去2007年年度票房增比为27%外,近十年来中国年度票房增速均在30%之上,2016年电影市场更是以457亿的年度票房数据收官。

管虎不禁感叹:

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不是快而是泡沫,没有一个国家需要这么多电影,一年七百部,三百部上不了线,中国电影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这个国家只需要二三百部更好的电影。所以所谓的这种发展快,早晚会慢下来,泡沫会破灭。不能因为这个就不耐心,不安静下来,不尽力去打磨,我觉得不能被这个环境和乱想所左右。

针对大家挂在嘴边的中国电影评分虚高、票房虚高,管虎认为这种乱想都太正常了,每个国家都会经历这个事,终归会过去,会水落石出,会慢慢的退去。

如今,从电视台到门户网站,很多平台都主打要做出符合新生代的内容,它们口中的新生代就是95后,00后。谈及此,管虎提高了声调: 你95后还是00后跟我没关系,作为从业者我拍电影是引导观众,不是你喜欢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凭什么要这么干,电影行业是台上的角儿,而不是妓女,跪着三陪的。

如今电影行业的门槛低,有钱就能拍,每年大量的电影、电影人涌入人们视线。管虎认为这些都是一个正常过程,慢慢的都会被淘汰。让管虎欣慰的是观众的日益成熟:从前几年到现在,观众渐渐地成熟,变得冷静,对电影变得挑剔,观众群在成熟。 2009年的建国大业,一百多个明星卖了4个亿,这是事实,你看现在还能卖到这么多钱吗?观众不再被你骗了,它有挑剔在里面,观众其实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电影行业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而不是大师和明星

3月26日,管虎出席了2017 EZ.ART影像大赛启动仪式发布会,2016年时他还是评委,这次却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出现。当问起为何会从评委转变成联合创始人时,管虎表示:因为容艺教育它和北京电影学院、中戏不一样,它更多的是培养专业的从业人员而不是大师和明星,我觉得这个行业最缺的可能还是从业人员,比如美术、摄影、灯光、录音……

现在人一窝蜂的都去当导演了,我觉得这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缺陷,一线的美术助理都不会作图了,都拿电脑做的,特效的都不懂英语就生背硬看,软件也不会用,真正的专业的从业人员太缺太缺了。

针对提及的美国电影课程设置上涵盖技术、内容等各个方面,海归是否会弥补这个缺口时,管虎说起了自己去美国的最大感触:我觉得美国不是这个重要,而是从业人员对行业的热爱。

比如说我们去派拉蒙,哪怕一个带着你参观的、开车的小姑娘,她都会特别热爱这个行业,就是任何一个焦点员、化妆助理,他都会极为热爱这个工作和享受这个工作,一生从事,这是美国最重要的,这我们能不能学到?而不是去学大师。

在中国电影行业从传统作坊式向高度工业化跨越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平台为影视行业各个岗位提供具有实操能力的人才,培养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正如管虎所说“这是工业的做法,要不然我们永远是手工做法”。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管虎提起了自己筹备多时的片子:9月份会有一个战争片,我们筹备很久了,我想做一种中国的战争类型,我觉得中国的战争片还没有形成类型,大多是八一厂的那种战争片,所以我挑选的是这个名族最苦难的那一天,就是1937年的淞沪战役,全国的军队全给人家一夜之间打没了,就剩了400多人,史称八百壮士,电影名就选择了《八百壮士》。

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停下来的,静下来看一看自己这个民族怎么回事,经历过什么,是不是该安定一会儿了,不能再跟着这个潮流这么折腾,反正总得有人做这事吧,那就我来做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