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暴力强奸戏 影视剧为什么痴迷于强奸题材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强奸 编辑:baoling 时间:2017-04-12 16:38:43

妮娜·雷恩的话剧《Consent》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为了彰显主题,她必须在剧中详细地刻画强奸发生的过程,雷恩悲伤地说:“这正是我所担心的,现在有些人会批判各种形式的对强奸的刻画,好像我们剧中的强奸是真实发生的一样。简单来说,编剧们在撰写话剧剧本时会采用隐喻和种种晦暗的手法,但是把这些手法用到关于强奸的对话中,往往会使事情变得复杂。

电影《她》当中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扮相

大众文化一向青睐强奸题材,最近的影视剧中,从《权力的游戏》到《小镇疑云》,这一题材更是迎来了井喷。从叙事修辞的角度来看,强奸取代了1990年代盛行于世的失忆题材,掩盖了其他一切动作场景,成为叙事主流。

尽管在很多影视剧中的桥段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但这并不影响片商对该题材趋之若鹜。现在影视圈的逻辑好像是这样的:“如果一段强奸戏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的话,那可能是因为这个角色被强奸的次数还不够多。”

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的小众电影《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电影里拍摄的强奸桥段是无谓的吗?BBC的迷你剧《苹果园》又引发了人们进一步的思考,强奸仅仅是神经质的行为吗?还是说它有更深刻的含义?——影视中发生的强奸总是向我们刨除各种问题,留下一系列难以解决的争端。

离开大荧幕,妮娜·雷恩(Nina Raine)的话剧《Consent》目前正在英国国家剧院公演,和荧幕上直接展现强奸镜头不同,这部话剧更多的是在讨论一个我们始终未能真正解决的问题——疑罪从无的规则是否适用于强奸案?

因为一旦我们预先假设被告无罪的话,就等于是预设了原告也对强奸的发生负有责任。如果不从法理上寻求改变,不去相信受害者的品行,我们又能如何击败几个世纪以来那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的论调?

与此同时,在《权力的游戏》前几季中,强奸却发生得更加频繁随意,更加暴力了;剧里赋予了强奸场景过多的娱乐性,让观众几乎已经忘了强奸从根本上是违法的。

《权力的游戏中》Sophie Turner扮演的珊莎·史塔克

到了2017年,影视作品中盛行的强奸场景总算有所凋零。许多人都坚持,画面中那些对女人的残酷暴行,那种认为没有这些暴行一部影视剧就不完整的观点,还有普遍存在的两性权利不对等,所有的这一切,应该到了终结的时候了——再不济的话,也应该暂停一下。

这个观点是去年由演员Doon Mackichan提出的,她在录制一档纪录片时表示:“我对于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很多东西感到非常生气,我真的不想看到那样的场景了——女人被人抓住头发,从楼梯上拽下来,然后被强奸——我们能不拍这些东西了吗?哪怕停一年也好。”

影视中过多的强奸桥段对观众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演员们又意味着什么?——现在影视圈好像已经有一种共识了,愿意拍强奸戏是女演员简历上的一大筹码。Mackichan提出了一个不容质疑的观点:如果说广泛采用强奸题材已经成为了大众文化中的必然现象的话,我们必须质问一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了;但如果这种现象还不是必然,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暂时地告别强奸题材?

Mackichan的观点提出了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首先,荧幕上的强奸桥段尺度都是一样的吗,暴力程度都一样吗?其次,作为观众,我们为什么会对强奸场景反应如此强烈?毕竟很多观众在看到一个男人砍掉另一个男人的手臂时,就不会产生看到性暴力时的那种情感和政治上的反应。

影视中的强奸通常会被美化。在电影《她》中,演员本身的表演和出色的心理描写都非常引人入胜,刻画的是一个希望被强奸的角色,她希望通过被强奸去探索一个新的维度——然而电影本身的角色刻画也有诸多令人不解之处,整部电影的重心一直穿插着强奸场景,而没有着力于刻画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最悲哀的事实是,当人们看到被有意美化的性暴力场景时,他们有意地绕过了被害者的感受,甚至完全抹去了她的人格。

《苹果园》的导演Jessica Hobbs表示:“让我感到有些担忧的是,在我们讲述故事的时候,女人被性侵,被暴力袭击,已经成了叙事常态。但很少女人从女性的角度来描写性侵犯,一旦有人试图这样做,就会得到非主流的关注。”

《苹果园》里的强奸案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艾米丽·沃森扮演的YvonneCarmichael博士想要的是满足自己的性欲,寻求性解放(尽管这些东西我们在当今的主流文化中已经很难看到了),然后,突然!她就被强奸了。这强奸看上去就像是对她寻求性解放的惩罚一样。

但是导演Hobbs拒斥了这种观点,她说:“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是:生活中的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剧中的Carmichael博士遭到强奸是因为她放松了警惕——这很不幸,但也很真实。我认为随着女人年纪的增长,你会越来越放松对性侵犯的警惕。我们讲述的这个故事,中心思想绝对不是说受到性侵是上天给予女性的惩罚。”

Amanda Coe是《苹果园》的编剧,她认同了导演Hobbs对剧中的强奸的解读,她说:“很多人看了这部剧的第一集之后就怒气冲天,因为显然他们以为剧中的主角被强奸是对她表现出性欲的惩罚。但是请先别急着下结论,看看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再说,因为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讨论。观众不去关注我们真正的主题,这令我很愤怒。

但我也能理解一些观众的感受,毕竟在当下的一些影视剧里,女性角色出现的唯一意义就是准备好被强奸。”《苹果园》的女性视角注定了剧中的强奸案肯定不是主流文化中那种对女性的侮辱,但是这一新的视角也让其在某些方面让人难以接受。

Coe说:“观众只看到极少数的性侵犯镜头,在《苹果园》中,导演并没有着力于从客观的角度拍摄强奸,对强奸案的讲述主要着眼于剧中角色的观点,是非常主观的。全剧的剪辑和呈现方式,让整个强奸案的叙述看上去就像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反应。”

艾米丽·沃森在BBC的迷你剧《苹果园》中的扮相

Jane Featherstone是《小镇疑云》的首席制片人,这部剧的第三季目前正在热播,本季正是围绕着一起强奸案展开。Featherstone强调说:“但是观众不会看到强奸镜头,剧情开始的时候,女主角就已经在警察局报案了。

我们想传达的中心思想就是,从受害者的角度,探讨强奸在情感方面的后续影响。”《小镇疑云》想要讲述一个感情上偏向真实的故事,另一方面,也传达了对当代警察的赞赏之情,因为他们现在对强奸案非常重视。Featherstone说:“我们在拍摄前曾向多个国家暴力机关取经,他们都在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尽管相关的影视剧不会过多的凸显暴力,但是强奸题材的影视总是多多少少会引起争议,有些人好像以为反对在影视剧中刻画强奸,就能在现实中制止这类犯罪。

妮娜·雷恩的话剧《Consent》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为了彰显主题,她必须在剧中详细地刻画强奸发生的过程,雷恩悲伤地说:“这正是我所担心的,现在有些人会批判各种形式的对强奸的刻画,好像我们剧中的强奸是真实发生的一样。简单来说,编剧们在撰写话剧剧本时会采用隐喻和种种晦暗的手法,但是把这些手法用到关于强奸的对话中,往往会使事情变得复杂。

正如雷恩所说:“如果不采用明确的叙述方式的话,人们就会从不同的方面看待戏剧中的性侵犯,女性观众看了可能会明白那就是强奸,但是男性观众看了会觉得那是发自同情的性行为。”可是一旦直观地描写强奸,就意味着侵害强奸受害者的权益,要知道,这些权益很可能是通过很多人在法庭上的艰苦努力才赢来的。

从某些角度而言,如果虚构故事中一定要描写性侵犯的话,一定要采用直白的描写,很多真相的揭露,必须要以一些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

但是对于我们开篇提出的问题,其答案仍然是晦暗不明的,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流行文化偏好强奸题材呢?雷恩提出了自己的猜想:“这会不会是源于遍布社交网络的针对女性的言语上的性骚扰?

很多人在网上被女性激怒后,就会说‘你应该被强奸’——这是一股涌动的暗流,社交媒体为人们创造了讨论这些主流媒体时常回避的问题的环境。然后,主流媒体开始关注到这些过去不曾讨论的问题,再利用自己的资源,发起新的讨论。”

本文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禁止影视作品刻画强奸。如果人们允许表演艺术家不去触及某些话题的话,那就等于是把这些问题的话语权交给那些假装这些问题不存在的人,或者是认为这些问题并不严重的人。不过如果艺术家们一定要刻画强奸的话,他们必须能够正确地刻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