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B站走红顺理成章 实力演技能经得起岁月考验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 编辑:baoling 时间:2017-04-23 09:31:13

什么样的影视作品,会在年轻人中走红?相当一段时间,屏幕上充斥着很多“小鲜肉”和网红脸当家的玄幻剧、注水严重味同嚼蜡的都市泡沫剧,甚至是“手撕鬼子”那样的抗日神剧,不仅是年轻人不喜欢,观众都不喜欢也不满意。

《人民的名义》火了!不仅收视率、在线播放量创下了同类剧的数据爆款,围绕着剧情和演员的讨论,更是成了街谈巷议的热点。播出进入第二周时,一周提及该剧的微信文章就有8451篇,其中包括55篇10w+。不仅如此,《人民的名义》的良好口碑,也带动了网络社群和粉丝们的疯狂。

其中,颇令人意外的,要属在时下热门的二次元视频社区bilibili(注:以下称“B站”)上,《人民的名义》在电视播放第一周,就跃居B站热搜词第一名,此后始终保持在第二名的位置,仅次于爆款国漫《全职高手》。

《人民的名义》高居B站搜索第一名

用户基于电视剧的二次创作,第一周就高达400多个:剧中人物“陈岩石检察长”令人泪目的党课、“李达康书记”的表情包、侯勇扮演的“贪官赵汉德”的鬼畜、沙书记和李达康书记的“沙李配CP”歌曲等等创意视频,均出自B站up主之手,这些原创、二创内容,无形中成了这部剧在年轻人群中二次传播的推手——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个社区平台上的年轻人,如此热衷于一部反腐题材的正剧?“我看见了有一种叫做演技的东西”

精湛的剧本配上顶级的演员阵容,《人民的名义》凭借其硬实力,吸粉无数。官方预告片一经发布,便被B站网友搬运到网站,自此一路火爆,网友们纷纷刷屏讨论,“太燃,必追!”、“这种正剧才是国产剧的正确打开方式”等等弹幕随处可见;

网友们甚至还调侃说,该剧在B站播放时飘过最多的一条弹幕应该是,“我刚才好像看见了一种叫做演技的东西”。可见,尽管没有一个“小鲜肉”、没有一位“网红娱乐明星”,《人民的名义》的演员阵容对于90后、00后一代来说,却是一点不陌生。

看到扮演“赵东来局长”的丁海峰一出现,弹幕就会叫他去“打老虎”;“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一出现,“小阁佬”的弹幕就飞满了屏幕;李达康书记的主演、人艺的吴刚老师,当年在春晚上表演《换大米》的视频都被网友搬上了B站,大家通过弹幕、评论表达对吴刚老师的敬意:“吴老师曾经也是小鲜肉啊!”、“能经得起岁月考验的,还是演技和实力!”

而一直在B站被亲切地称为“老秦王”的优秀演员侯勇,两集里就把一个老实巴交清贫度日的处长,反转成了东窗事发跪地求饶的大贪官。

到目前为止,B站此剧二次创作最火的视频之一,就是《老秦王请开始你的表演》,一段几分钟的人物剪辑,得到了1300多条弹幕,近600条评论——这就是用户的口碑!衡量一部电视剧质量的标准,绝不仅仅是流量和点击量,这两个“量”,更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

侯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东窗事发

“戏谑”二创背后的真爱

B站年轻人们对于老戏骨们的熟悉,源于这几年《亮剑》、《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国》等多部国产正剧在B站的陆续走红;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年轻一代对于品质剧、演技派,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敬;而作为“网生一代”的他们,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比如这部剧中不能不谈的角色,被年轻观众亲切称为“.com书记”的“网红”李达康。剧情展开到一半,B站就有了近500个“达康书记”的二创视频;其中不乏网站上常见的表情包、鬼畜、配乐、混剪等手段,《GDP之歌》、《沙李配》等不少二创作品还登上了网站分区的排行榜。

“达康书记”的《GDP之歌》

通过这些看似戏谑的作品以及相关的弹幕,你会发现“李达康”在B站的走红并非偶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心目中的“正能量”官员形象: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他会有明显的缺点,但他也会坚持党的原则和底线;他是改革的干将、闯将,但也懂在官场的做事规则,会因势利导地推进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也正是因为电视剧编剧和吴刚的出色诠释,把李达康这个人物立体化了,俘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心。他们不仅会被陈岩石这样的革命前辈所鼓舞,会因为他的一堂党课而泪目;更会为一个看似并不完美的李达康书记叫好。

观众对于老检察长上党课的真实感受

什么样的影视作品,会在年轻人中走红?相当一段时间,屏幕上充斥着很多“小鲜肉”和网红脸当家的玄幻剧、注水严重味同嚼蜡的都市泡沫剧,甚至是“手撕鬼子”那样的抗日神剧,不仅是年轻人不喜欢,观众都不喜欢也不满意。

而今我们惊喜的发现,电视剧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人民的名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题材重新回到观众的视线,精湛演技的艺术家、引人入胜的情节、振聋发聩的台词,不仅仅展现的是反腐,而是徐徐展开了一幅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画卷,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各行各业人们的众生相,这才是观众心中电视剧应有的样子,因此在年轻人中间、在B站的走红也就顺理成章。

年轻人也会喜欢看正剧,只要是高品质的艺术作品;年轻人也关心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疾苦,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不在次元,而在人间、在脚下的这片土地。

“长尾效应”、“垂直趋势”促成一个百花齐放的未来

在B站这样一个90后、00后用户占九成的内容社区里,曾经大热过的剧有很多并不是媒体眼中流量爆款的“头部”影视内容,而是一些有着出色演技、扎实剧本的电视剧,比如《红色》、《我的团长我的团》、《大秦帝国》等等。

这些剧或是因为没能抢占到一线卫视的黄金时段,或是由于没有“网红”明星的加盟,而在电视播出之时没能引起轰动,却因为网络传播的长尾效应,在互联网上获得了传播的“二次生命”。网友在B站上对于这些作品的二创,更是成为了口碑的最好推手。

以《亮剑》为例,“李云龙”是B站上着名的网红明星,他在剧中的台词,经过网友们的各类二次创作,有不少都已成为了年轻网民熟识的网络流行语。

国家电视剧主管部门有关领导曾断言“中国电视剧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其中的四大因素中,“互联网视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电视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人民的名义》“走红”B站以及上述其他案例,我们也能看出,伴随着国内互联网“垂直平台”的出现和崛起,互联网传播的“长尾效应”,正在影视剧市场愈加清晰地显现出来:平台的多样性,有望有力地助推电视剧类型的百花齐放;

而传播的长尾效应,也给了电视剧从业者以信心——坚守品质导向、坚守用户导向,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注定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上找到其生命力。基于这个判断,我们坚信,如果撇开电视剧的制作和销售环节,仅从传播的角度看,国内电视剧产业下一轮的黄金大发展机遇,也的确就在互联网。

综上所述,走心的表演、现实主义题材和互联网传播,是《人民的名义》得到年轻人追捧的主要原因。希望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观众能够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好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