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一个从诞生至今知名度就高居不下的名字,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浩如烟海。张三丰最后卒于何时,也无法考证,甚至有人相信张三丰一直活着,长生不老,始终逗留人间。时至今日,人们还保持着对“张三丰”这三个字的兴趣,津津乐道。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对于他的塑造更是使他家喻户晓。但是,张三丰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吗?
关于张三丰生平事迹的确切记载,首先要算《明史·张三丰传》。《明史·张三丰传》提到他的出身,说他是辽东懿州人(今天的辽宁阜新),但并没有他的早年的一些记载,更多的是关于他得道以后的修行记录。其他的史籍,如《微异录》、《王征南墓志铭》、《张三丰本传》、《万历野获编》等,关于张三丰的记录,多为道听途说或者托名之作,如《张三丰本传》便的作者汪锡龄是清期时的官员,自称在四川做官时遇到张三丰,相处其久,了解很深如此,如此一算,张三丰老人岂不是已活了超过两百岁?
身份成谜,国籍不清,名号甚多,甚至有传说张三丰乃二人组合。张三丰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名、字、号最多的人之一。据现存文献,他使用过的名、字、号多达二十余个,通、金、猷、全一、铉一、玄化、玄素、玄玄子、三丰、三峰、山峰、三丰居士、保和容忍三丰子、居宝、君实、昆阳、思廉、疯病子、邋遢道人等。出了名后,又被明朝的几个皇帝赐号,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宪宗封他为“韬光尚志真仙”,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至于国籍身份,《异林》说他是宋初人,《王征南墓志铭》说他是北宋末年的道士,《明史•张三丰传》又称他为金人。而关于他入道前的身份也是争论不休,最流行的两种,一是囚徒说,二是县令说,而这两种说法分别来自《万历野获编》和《本传》,两本史籍皆不可信,都是后人牵强附会之作。再,从北宋到明初他修真武当山,时间跨度两百多年,违背了人类生理规律,于是产生“两个张三丰”的说法,这种说法倾向于认为宋代的张三丰为技击家,而明代的张三丰是道人。即使这样,两个张三丰也分别活了一百多岁,也足够位列寿星了。
卒年不可考,死而复活,反复多次。张三丰至少死了三次。第一次在太原南峪山,见于《太原县志》。张三丰隐修南峪山中服气辟谷时,几个月也不见他烧火做饭,却时常见他帮助村民耕种收割,同村民相处很融洽。一天,他突然病入膏肓,向村民乞讨一缸,并嘱咐村民待他死后用缸装好尸体放在南峪山上。不久,张三丰真的一命呜呼了,村民按照遗嘱办了,可后来又有村民在西安遇见过他。
第二次在宝鸡金台观,见于《明史》和《微异录》。元朝末年,张三丰在宝鸡金台观对门人杨轨山说:“我命数已尽,归天有期。”遂留颂辞而死。轨山买来棺材,请来村民,把尸体装进棺材。就在安葬时棺内发出呻吟声,启棺一看,人们个个瞠目结舌:他还活着,同梦醒一样。相同的事件根据《万姓统谱》的记载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
第三次的死亡地点在武当山,形同飞升,具体确切的升仙日子不得而知了,但据其行迹推断,时间至迟不会晚于永乐末年。这次他是真的离开了人间,文献留下了“不知所终”的字样。因此后代所存所谓他的灵迹显现,如清代清士李西月、奉道者汪锡龄自称遇见三丰祖师,一般认为不是道士托仙自重,便是有人冒名顶替。
史料、著作虽丰,却颇多不实、托名之作.与张三丰有关的史料著作很多,主要可分为三个种类:
1、记述张三丰及其弟子生平事迹及道派传承:如上文提到的《明史》、《微异录》等,还有《道派》、《列传》(又称《传考记》)等记录张三丰及其所传弟子数千人的传记,后者中不乏真人真姓,但是追根溯源,只要是一牵扯到张三丰的生平事迹部分,多半出于前者,或者来源于民间传说,部分传记中关于张三丰的描写甚至已经近于神话。《列传·显迹》中就记录了从至元十九年(1359)至康熙(1662~1722)年间,张三丰的神异事迹三十六则,包括“度沈万三”、“寓金台观”、“隐太和山”、“七戏方士”、“诗挫番僧”等在民间传说中早已家喻户晓的内容。
2、有关道经、道论和内丹的经文:这方面的史料更是丰富,毕竟,作为道教最后一个天王巨星级的偶像人物,“张三丰”这三字相当频繁的出现在道教经书的封面上。这部分史料基本上都能够确定不是张三丰的作品,之所以人们还是愿意把它们和张三丰联系起来,完全是因为它们都被收录在《张三丰先生全集》里,而这本书的收录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此书题名张君宝(张三丰)撰,清李西月重编,据说成书于明朝永乐年间。序中就说:“其书曾刊于前明永乐时”,经历了清朝雍正元年汪锡龄的补充。他将所藏张三丰“丹经二卷,诗文若干篇”及所记“祖师显迹三十余则”,辑成《三丰祖师全集》家藏,后来同时代的李西月从他那里得此书,“搜名山碑版、道院抄存者,以补其缺”,终于在清道光二十四年辑成此书。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充分说明了此书作为“张三丰确有其人”证据的不可信。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全集就如同《水浒传》、《西游记》一样,更多的是中国民间文人的收录创作。
3、张三丰的诗文著作:主要有《云水前集》《云水后集》等。请注意,《云水全集》据说是由《张三丰全集》原本中保存下来的,但是在当时,“明永乐时胡广等收入《大典》(即《永乐大典》)之内,世间少得其本”。所以,此集子“仍从《大典》中翻出”,才得以流传民间。白话些说,就是这部集子是官方发布的作品。
综上几点,有关张三丰的史料经文多为托名,或者不实,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这些著作对于研究明清武当隐仙派的意义,以及作为道教思想传承的价值,却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从与张三丰相关的历史典籍出发,从三个方面对张三丰真实存在进行了探讨,其实除了这三个方面,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键元素不能不提,那就是太极拳。
由于许多武侠作品的影响,在大众心中,早已把太极拳和张三丰划上了等号,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即使是号称见过张三丰本人的公元1723年的汪锡龄和1844年的李涵虚,在他们有关张三丰记载的作品里面,也没有提到张三丰会拳术的事情。且不说流传至今的太极拳派别繁多,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其中某一支派为张三丰所创,就是在已经有定论的几大太极拳流派中,也与张三丰没有关系,但是由于这几大流派创始人的所处年代普遍晚于历史文献中张三丰的生存年代,所以也不能排除张三丰所创的太极拳失传或者演化的可能。
之所以不把太极拳像上文单独列出来加以探讨,是因为这个话题太广,不得不提的是,生活在公元17世纪的黄宗羲曾说过,“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丰”,这就有些意思了,留待有兴趣的朋友研究。
与上篇文字从关于张三丰活动的历史记录出发不同,本篇文字要从另一个方向来接近主题,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成祖朱棣,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朱元璋不是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么,他的儿子应该是第二个皇帝才对,怎么成了第三个皇帝呢?这里很有意思,朱元璋的太子死在了他父亲的前面,于是朱元璋把皇位留给了皇太孙允炆,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孙子做了第二个皇帝,这儿子就不高兴了,结果朱棣造反,夺了政权,接过他侄子手中的接力棒,成了第三个皇帝。
这段历史早已有无数人在研究,这里赘述如此,其实是想提炼出两个有用的内容:
朱棣篡位不管他后来怎么有为,又是北征蒙古、东御倭寇,又是编著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他就是篡位这一点可无法辩解,因为朱元璋没选他呀。虽然我们今天看来无所谓,只要能把国家治得好,把生产搞得好,人们安居乐业,没事还可以打打麻将跳跳舞,管他是不是名正言顺,但是在当时,在那个特定的环境,在他获得政权之初,那么多人盯着皇位,这是一个很致命的劣势,何况,传说建文帝还没有死。
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有没有死于宫中那场大火,这是中国历史“四大谜案”之一。直到今天,还不断的有人站出来说自己是建文帝的后裔——比较靠谱的有“让”氏、“让銮”氏一说,“让銮”,让出金銮宝座,这很好理解。关于建文帝的争论很多,这里不做细述,试想,我们今天都如此在意的一个话题,朱棣怎么会不为此纠结呢?前皇帝,朱元璋认可的皇帝,他的侄子,下落不明,他却要光明正大的取而代之了,建文帝一派的势力会答应么?封建达忠教育下的臣子会答应么?人民会怎么看待他?
有了上述两点,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与张三丰密不可分的“道教”在唐宋元明这四朝的待遇问题。唐朝皇上姓李,与道教创始人老子同姓,李氏王朝充分利用这一点,互惠互利,道教在唐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接下来的宋朝,真宗皇帝也学习前朝,说他的远祖赵玄朗得到玉皇之命而授天书于赵宋,又是一次互惠互利,道教成了国教。
元朝时代,成吉思汗还是蛮看重道教的,他亲自接见了当时道教的领军人物丘处机,对他很是尊敬,还根据丘处机的建议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指示,一时间,道教又一次大红大紫,道士们甚至开始霸占佛教徒的寺院,这一历史事件在名著《西游记》中都有所影射。
但好景不长,元朝的第三个皇帝元宪宗蒙哥汗即位后,已深得权贵支持的佛教开始了有官方背景的反击战,由于道教本身有一些元朝统治者所忌讳的观点,如全真教徒们大肆宣扬的《老子化胡经》,什么是胡?当时来说,统治者们就是胡!所以道教的根本地位开始被动摇。公元1258年,元世祖忽必烈出面,组织了各有五百余名精英教徒参加的道、佛两教大辩论,全真教徒惨败,忽必烈为了让他们输的心服口服,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要他们表演自己宣称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绝活,全真教一败涂地。公元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焚毁道教经典,参加这次辩论会的全真教领袖人物,被押往寺院,剃发为僧,五百多处道观,被勒令交给佛教徒居住,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又成为了《西游记》的创作背景。
到了张三丰所处的时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并不相信鬼神,他在他自己的文章里面明确提出“其神佛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意思是如果能利用鬼神之说来巩固自己的“王纲”,那就真是太好了!朱元璋道、佛并重,同时还扶持其他的民间信仰,有人要问,他难道不怕新的宗教兴起后,象明教那样推翻他的政权吗?他自有办法,你要是想研究佛、道,可以!考个证先,而且年龄也要合适,这样就把两大教控制住了,至于民间散教,一般都缺乏组织性,不会带来多大困扰。
从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可以看出来,他本人对于宗教的态度,只是作为一种统治手段而已,作为他的儿子,朱棣在此观点上应该想去不远,他之所以会做出“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的决策,根本原因也不太可能是他有多么坚固的信仰,很明显,他只是需要一个不错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篡位的事实。于是他开始安排人手编撰史料,改写了很多对自己有利的资料,说自己是道教“真武大帝”下凡,后来又编撰了著名的《永乐大典》。至于他为什么要花12年的时间用几十万人去“南修武当”,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有裁兵说,有神权说,这里不详述。
总之,朱棣坐上皇帝以后,心里还不是很踏实。对啊!出身虽然可以靠编写史籍、神化自己来改变,但是前皇帝、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的下落总得给大臣们、给人民们一个交代吧!
关于建文帝的去向,至今是个谜,但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宫中火起,帝(建文帝)不知所终”、“成祖(朱棣)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明史·郑和列传》),于是有了郑和下西洋。当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还没有完全定论,但是寻找建文帝这一说法,是可以在《明史·郑和列传》中得到验证的。
朱棣不仅在海外寻找建文帝,在国内也孜孜不倦的地为之而奋斗,但是他不能太明目张胆,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向天下人宣告了建文帝已死的消息,这样可以让建文帝的追随者死心,但是他自己却一直放不下这块心病,他得把建文帝找出来啊!怎么找,郑和下西洋打的招牌是扬我天威,国内就宣称是“寻找张三丰”,这个借口很堂皇,因为他的父亲朱元璋就曾仰慕张三丰的大名儿下令召见而没有得见,他这次寻找,又是继承父亲志愿,又能为自己的神权论增砖加瓦,一箭双雕。这个负责寻找张三丰的亲信,在《明史》中还占据一席之地,叫胡濙。
至此,就形成了关于张三丰的最早最官方的几大记录:《明史·张三丰传》、《明史·郑和传》、《明史·胡濙传》,不得不提的是,《明史》的编撰时代并不是明朝,而是在清朝,《明史》的资料来源很广,但是主要还是依据前朝的史籍,加上各地的志要,还有对文物的考证等。即使这样,《明史》关于张三丰的叙述也近于神仙,这在以严谨著称的《明史》中是很罕见的,所以他被归为了《方伎》。
因此,有人提出,张三丰是一个明太祖死后,明代皇朝宫廷争夺皇位的副产品。
仅仅这样吗?到此,本文关于张三丰的探讨就告一段落了,如果还要追问张三丰是不是真的历史人物?那么我只能这样回答,如果您仅仅把“张三丰”视为某个人的名字,那么他肯定是存在过的;但是如果您想知道自己心中的那个“张三丰”究竟有没有真实存在过,答案却未必肯定,或许这篇文字能给您一些提示。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