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圈的鄙视链 网络综艺不如电视综艺吗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综艺 编辑:baoling 时间:2017-06-25 14:21:36

正如《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所说,对于节目制造者来说,是网络播出还是电视平台播出没有这么大区别。做节目是在说一个故事,故事说好了都有人看,人物塑造好了都有人跟进。归根结底,网络综艺制作者们要相信广大受众的品味和判断,更坚信只有优质内容,才能满足受众的内在需求,才是时代的主流。

在视频付费拉动下,网络综艺迎来最好的发展契机。各大视频平台持续发力,截至2017年,上线网综数量111部,同比增长15.6%。网络综艺爆款层出不穷,《奇葩说》、《火星情报局》、《明星大侦探》等形成了一系列强IP,招商冠名费不断创新高,《奇葩说4》的冠名费已达1.8亿,总招商费接近5亿。

网络综艺一片繁荣的同时,质疑也从未间断。低俗、娱乐至死、毫无意义这些标签从网络综艺诞生开始就如影随形。我们知道在电影圈似乎有一条鄙视链,文艺片鄙视商业片,院线电影鄙视网络大电影。是否在综艺圈也存在这样一种鄙视链,电视综艺鄙视网络综艺,文化题材综艺鄙视明星真人秀?

从视频播放量和热门程度来看,网络综艺不逊于电视综艺。据《2016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16年全国各大视频平台推出的网络综艺达618档,排名前二十的网综播放量总数达73.49亿。

日前,在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极限挑战》总导演严敏、《奇葩说》总导演牟頔、《吐槽大会》制片人商辉等两代综艺制作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综艺节目的价值传递等问题。

在论坛中,《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认为,鄙视链是不存在的,所有的节目都是一样,任何节目做的好都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并且有观众收视率价值的保障。近年来,一些口碑与收视率双丰收的网络综艺不断表明,综艺节目的质量与播出平台没有直接联系,很多关于网络综艺的批评,也应该重新考量。

网综的成功:仅仅是年轻人的狂欢?

网络综艺大多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话语表达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因此网络综艺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专属娱乐方式。以爆款网综《奇葩说》为例,其制作团队成员大都是88-92年出生的,辩手也多数是标榜新生代生活方式的“奇葩”,讨论的话题基本是现代社会年轻人的职场难题或者婚恋困扰。

《奇葩说》辩手姜思达身着个性服装

由于网络视频市场的消费主力军是25-30岁的80后、90后,网络综艺的受众中自然以年轻人较多。然而,网络综艺并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的范畴。越来越多的网络综艺开始关注当下社会中不同代际之间的对话问题,试图在整个社会架起沟通桥梁。

米未传媒联合创始人牟頔认为,《奇葩说》开始更多探讨“我和社会的关系、我和别人的关系”,节目的视角不再拘泥于年轻一代的自我表达,而是更关注社会。在《奇葩说》第四季中,话题设置出现了明显的改变,类似“谣言要不要澄清”、“为走投无路的人捐款蠢吗”这样的社会性话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吐槽大会》上的唐国强

网综节目的嘉宾设置也体现代际差异,越来越多的“老一辈艺术家”加入网络综艺,同年轻一代的对话沟通既体现着两种话语表达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差异,也为互相了解和认同提供契机。网络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以“网络吐槽文化”为切入点,邀请嘉宾互相吐槽和自嘲,王刚(《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的扮演者)、唐国强(《毛泽东》中毛泽东的扮演者)都参加过该档节目。

王刚曾经公开批评台湾综艺《康熙来了》语言低俗,因此他参加《吐槽大会》被网友称为“活久见”系列。当90后一代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中间力量,他们所推崇的文化也正从边缘走向主流,不同代际之间的文化隔阂亟需打破,而以《吐槽大会》为代表的网络综艺正在做这一尝试。

网综的价值:单纯的感官娱乐?

网络综艺的内容质量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早期的网络综艺被看成是电视综艺躲避监管的良法,只要是电视台不能播的,都可以放到网上来播。

随着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力度的加强,网络综艺恶俗化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2016年7月,刚上线就爆红的《吐槽大会》被下架。节目中无底线的黄色笑话和脏话借鉴了美国脱口秀节目《喜剧中心吐槽大会》的风格,但是过于露骨的美国式幽默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土壤。整改重新上线之后,新的《吐槽大会》总播放量已超过13亿。

网络综艺的激烈市场竞争也使得内容质量较低的节目淘汰出局。乐视网打造的网综《魅力研习社》邀请美女嘉宾与主持人现场演示“泳装派对”、“制服诱惑”等大尺度主题,由于节目尺度过大引起网友声讨,最终停播下架。

成功的网络综艺追求“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结合。作为电视综艺的补充,网络综艺为综艺市场带来了多元化色彩。而网络综艺本身所倡导的价值观,也正是尊重多元化,倾听不一样的声音。

牟頔认为《奇葩说》的核心就是多元与包容,“我们给自己总结了一个方法论,就是不要探不应该有的边界,在边界之内无论别人讲了什么,更多的包容和用硬币的另一面看世界。所以现在我们做的事情就是不预判,然后划一个圈。大概就这两件事。”

《吐槽大会》上接受吐槽的王刚

当王刚也出现在《吐槽大会》的舞台上面带微笑的调侃自己,展现节目所要传递的人生姿态,可以看到网络综艺在呈现和调和多元价值观上的努力与成就。

网综的未来:如何保持新鲜?

2015年,《变形计》第十一季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全国网收视率高达1.45,市场份额3.97%,网络独播平台芒果TV上平均每集点播量突破700万,栏目累积相关点播量已突破10亿。

据艾瑞iVideoTracker数据显示,《变形计》名列2015年网络综艺点播Top10之席。2017年《变形记》全面转战芒果TV,获得5亿播放量,跻身网络综艺Top2。《变形记》的突破不仅是播出平台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受众的兴奋点,更好的迎合当下市场的需求。

网络综艺通常采用季播模式,保证节目在不断更新中的质量是网络综艺走向长期发展的重点。《变形记》播出十年,可以明显看到节目内容制作和叙述方式上的改变,“叛逆的城市少年、朴实的乡村娃娃”这种单薄的人物塑造方式已经过时。

在第十三季中,《变形记》展现了爱哭的城市少年陈新颖、脾气暴躁的农村少女“丽姐”。《变形记》通过更多生活化的镜头呈现主人公性格中更复杂的一面,使节目内容更加生动、更具说服力。

随着网综越来越受欢迎,植入广告、冠名费不断增加,如何保证盈利又不会引起粉丝对“圈钱行为”的反感是另一大挑战。芒果TV自制的另一档综艺《明星大侦探》邀请明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探案游戏,在第一季播出后达到9亿播放量。

第二季《明星大侦探》将节目原有的“真相视频”划分出来,仅供芒果会员观看,引起观众吐槽。对此在第二季收官时,节目组专门安排嘉宾进行“官方吐槽”,挽回观众好感。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吃相好看体现了节目制作者的一种高姿态,想要持续获得关注,尊重观众是最基本的。

正如《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所说,对于节目制造者来说,是网络播出还是电视平台播出没有这么大区别。做节目是在说一个故事,故事说好了都有人看,人物塑造好了都有人跟进。归根结底,网络综艺制作者们要相信广大受众的品味和判断,更坚信只有优质内容,才能满足受众的内在需求,才是时代的主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