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谓艺术,不过就是在虚实之间的一条通道,如果完全复制现实生活,那根本就不算电影。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看懂”并不是衡量一部电影是否好的唯一标准,就像文学作品一样,好的电影应该留给人们足够多的空间去理解和探索。
有些电影注定是要被人们所热议的,《邪不压正》就是如此,谁让它是一部姜文的电影呢?虽然每隔四五年才出一部作品,但每一部打上“姜文导演”字样的电影,都要被人们所期待,有的自然是众望所归,像是《让子弹飞》,有的则是毁誉参半,像是《一步之遥》。
而这次的《邪不压正》也不例外,在口碑上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有人大呼失望,认为电影“情节逻辑混乱”“浮夸卖弄”,自7月13日上映以来,豆瓣评分从8.2一路跌到7.1;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典型让人“燃烧沸腾”的姜文风格:幽默荒诞的台词、满屏飞溅的荷尔蒙、浪漫的诗意表达。
虽然存在着争议,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姜文电影的兴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姜文电影”已经成了一种特定类型的电影。每个导演都有自身的风格,但却很少有人能像姜文这样具有个人风格。大多数人去看电影,是去看导演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而在姜文的电影中,故事性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有人则会说看不懂。
这次的《邪不压正》其实在故事性上已经是相对完整的,它讲的是复仇的故事,习武少年李天然目睹师兄朱潜龙勾结日本特务根本一郎,杀害师父全家,李天然侥幸逃脱,被亨德勒救下并赴美受训,十五年后受命回国并为师父报仇。
但是有人依旧觉得故事太乱了,人物的动机不明、情节混乱,也就是说看完之后他们无法复述出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其实,姜文从来都不满足于仅仅讲一个故事,故事只是冰山一角,而重点是水下的那部分。
而这也是人们喜欢姜文电影的原因,因而他们热衷于去发现姜文电影中的隐喻,比如有人认为《让子弹飞》是一部中国近代的革命史,甚至其中的人物都能对应上真实的历史人物。
不过毕竟《让子弹飞》是姜文电影中不太典型的一部,人们还能跟得上剧情,而像《太阳照常升起》、《一步之遥》都存在着让人云里雾里的情况。
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电影一定要完全看懂吗?或者说电影一定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吗?大部分的电影的确是如此,最典型的莫过于好莱坞工业体系下的大片,它应该有人物、起因、高潮和结尾,观众可以跟随主角的命运去体会其中的情感。
比如与《邪不压正》同时上映的《我不是药神》就是如此,人们看过之后能够知道这是一个印度神油店老板,在白血病人的鼓动下成了一个能给病人提供低价药的大英雄的故事。
但是这种模式就是电影的唯一展现形式吗?可能并非如此,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是具有很多种可能性的,就像文学中有反传统叙事的意识流,电影中同样也有很多“作者电影”。有人将姜文称为中国的昆汀·塔伦蒂诺,这并非在说他们的电影风格很像,而是在说他们的电影都极具个人色彩。就像昆汀·塔伦蒂诺的代表作《低俗小说》走的就是环形叙事的方式,用四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来讲述一个完整的事件。
其实这样的导演还有很多,比如韦斯·安德森、蒂姆·波顿、王家卫等。而姜文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在中国内地,大多数导演还是按照常规在讲故事,在叙述形式上创新的还是凤毛麟角,因此姜文也被看作是中国导演中的“鬼才”。
这并不是说讲故事的电影不好,只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和文学、绘画、戏剧一样,更为精华的部分是怎么讲这个故事,而这就涉及到导演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在姜文的电影中,讲故事的方式从来都不是按照常规走的,你有时候甚至很难分清哪部分是真的,哪部分是假的。
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故事最先是按照马小军和米兰的那条线展开的,而到了后来它又告诉你这一切都只是马小军的幻觉。但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没有完全的写实,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掺杂着自己的幻想。同时,表面展现的不一定是真的,背后隐藏着的才有可能是真相。
你会经常在姜文的电影中发现这种带着天马行空想象的设定,比如《邪不压正》中的屋顶,虽然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但是在屋顶之上的情节明显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甚至会让人觉得与故事的主线没有太大关联。
但对李天然而言,屋顶的世界才是这个人物内心的真实写照。因而有人会认为这依旧是一部有隐喻的电影,姜文延续着《让子弹飞》的路子,实际讲的还是革命史观。
其实所谓艺术,不过就是在虚实之间的一条通道,如果完全复制现实生活,那根本就不算电影。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看懂”并不是衡量一部电影是否好的唯一标准,就像文学作品一样,好的电影应该留给人们足够多的空间去理解和探索。
就如姜文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其实是一个非常正能量,一个乐观的人。我觉得他今天不懂,他有一天会懂的,等他懂的那一天回来想,老姜真对得起我。”
不过虽然这次《邪不压正》在口碑上褒贬不一,但却得到了女性观众的好评,无论是风姿绰约的唐凤仪,还是坚韧的关巧红,人们都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女性的个体意识,而非美丽的花瓶。有人说姜文是中国中最尊重女性的男性导演,他影片中的女性不仅风情万种,而且都是主动和具有生命力的。
从米兰、花姐、疯妈再到唐凤仪和关巧红无不如此。但要说姜文中电影中拍的最好的的可能还是《一步之遥》中的武六,姜文赋予了这个角色足够的浪漫色彩,她作风果敢,知情识趣,敢爱敢恨,在电影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武六:妈……您这辈子真心喜欢过谁吗?
覃:哈哈哈,真心喜欢?那不就是荷尔蒙一分钟的荡漾吗?
武六:我就喜欢这么荡着,我这一分钟啊……顶你一辈子!
覃:你别刺激我,你这话我都跟我妈说过,我告诉你,女人大不了就是选两种男人,要不然,就是官儿大有钱,要不然,就是欲罢不能的。这马走日,是占着哪头了?官儿大有钱?不会吧?欲罢不能吗?
武六:我就喜欢他,我就想帮他,就看不得他受委屈。
其实,这不仅是对于女性,恐怕是姜文电影中所蕴含的气质。有人将之解读为某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以《让子弹飞》中的张牧之会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到了《一步之遥》中马走日选择从风车上跳下,以这种悲壮的方式来坚持其堂吉诃德式的理想。
而这可能也是姜文电影的迷人之处,他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恰好相反他的电影底色是悲观的,只是被绚丽的迷梦所掩盖。但这又何妨,总之太阳总会照常升起,最起码人们曾经如此发自内心的追寻过。
当然,对于姜文这种个人色彩极强的电影而言,喜欢或者厌恶都很正常。归根到底每个导演都是在拍自己的世界,而人们看电影也不过是从影像中获取自己独有的生命体验。就如姜文所言:“如果现实都能满足你,让你觉得非常舒服,非常牛,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那您不需要电影,您有这样的福气吗?”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