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芬奇经典电影《斗阵俱乐部》 失眠症患者的诡异经历

栏目:影视综艺 编辑:baoling 时间:2019-03-03 10:39:12

人必须真真实实地面对死亡这件事,而不是透过他人的悲苦来突显自己的优越,“在临死前,你想做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听来熟悉,但是认真把它想过的人却屈指可数,甚至说我们总是把这问题想得太过美好、太过遥远,而忽略的死亡其实总是在我们周围伺机而动,一个闪神、一个不注意,人可能就这么因为意外而死亡......

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 的经典名作《斗阵俱乐部》(Fight Club) ,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喜爱的电影,为了写这篇文,也将《斗阵俱乐部》重看了一次,即使已经知道结局,过程中仍觉得精彩不断,即使为20年前的作品,思想套用到今时今日仍觉针砭时弊。

《斗阵俱乐部》剧情简介:

主角是一名汽车公司的调查员,专门调查公司出产的车型出意外的事件,因此常搭飞机往返于全国各地,而他却渐渐地患上了失眠症,但他的解决之道竟是参加各种疾病互助会,却也因此遇上了有同样癖好的玛拉。而在一次次搭飞机的过程中,主角总是会和邻座的乘客谈话分享自己的生活,并称他们为“一次性朋友”。

然而,某次飞机航行途中,他遇到了一位非常有意思的“一次性朋友”:泰勒.德顿,并与他有了一次非常另类的谈话。但回家后竟发现自己的公寓发生了爆炸意外,而他竟想到打电话给泰勒求助。经过一晚的谈话与杯酒欢愉,泰勒也爽快地答应主角借住他家,然而,这却是使他遭遇人生最诡异时期的契机......

一、庸庸碌碌的物质生活

主角身为一个坐拥高薪、住在高级公寓的单身贵族,却时时觉得生活苦闷贫乏,虽然看着公寓被精美家具一步步建构成自己理想的小小王国,但是这仍填补不了空虚的心灵。流转在每日重复同样生活的生活中,主角感到身心俱疲,与此同时,失眠也渐渐找上他,在不停奔波于各地时,失眠的痛苦,让他即使醒著却无法完全清醒,他已经无法感受到自己究竟是醒是梦......?

充满物质欲望的今时今日,我们总是被物欲给驱使向前,新手机、新衣服、新饰品,各个都诱人难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是否该去思考一件事,究竟是我们的大脑在控制著自己去购买这些物品,还是这些商品产生的物欲在控制著我们呢?或者双方都需要 (或想要) 对方,但是哪一方对于彼此的约束力更强是件值得探讨的事。

在《心机扫描》(A Scanner Darkly) 中也探讨到相关的问题,现今人们对于物质消费,到底是建构在“需要”还是“想要”?当一件事物呈现“想要而不需要”,但是却无法停止追求时,这种情况便是成瘾的徵兆。或许很多人仍认为“成瘾”只会发生在药物、酒精或吸烟上,事实上网络、购物、游戏等,只要任何难以戒断的事物都足以称作成瘾。

二、自我麻醉式的死亡错觉

主角原想求助于医生来解决失眠的症状,希望医生开给他安眠药来解决问题,但是医生认为他的症状不需要到用药就足以解决。然而医生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让他接触到了患者互助会,结果却让主角对于这样充满温馨而正面的分享会上瘾,同时也解决了困扰他已久的失眠症。但与此同时,他发现了一个与他相同“嗜好”的女人玛拉,总是出现在每一场他所参加的互助会上......

以前听到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痛苦是比较出来的",当看到这些身患重症的人们释放出压抑的情绪时,眼见自己生活相较无虑的主角,心中顿时也舒坦了下来,因为见到别人活得更惨澹,便会觉得自己的问题不值一提,可是,这是否源于自我麻醉的心理呢?眼见他人比自己更失败,不意味著自己的失败便会消失,只是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心理。

相反来说,如果今天稍微比别人过得好一点点,或者是发生了什么好事,人们就会说服自己其实是很幸福的,实际上,那些昙花一现的"好事",或者称"小确幸",并没有真正改善我们的问题与生活。

就像剧中主角所说的:"我每晚都死过一次,然后又重生",用这样的方式来说服自己,那些患者在等待udh 的是死亡、而自己尚有未来,来催眠自己的人生其实过得很好,实际上,还是跳脱不出以往的生活,只是暂时消去了负面的情绪、并非改善了自己的人生。

毕竟正视问题比起逃避来的困难而痛苦得多,甚至有时我们可能连问题的根本在哪都无从得知,因此多数人宁可去掩饰问题、麻醉负面情绪,也不愿去面对自己生活丑陋的一面。

三、超脱痛苦

在一次工作返家时,走到公寓大楼前主角看见自己被烧毁的家具四散地面,混乱中,透过他人之口才得知,自己家中发生了爆炸意外。疲惫与失落之余,主角根本无所适从,想要打个电话求助却不知该打给谁,此时赫然发现口袋中、刚才泰勒.德顿给他的名片并拨出了他的电话。

两人在酒吧饮酒畅谈了一夜,走到酒吧外,泰勒竟有个突发奇想的提议,他要主角狠狠的揍他一拳!在半信半疑之下,他带着狐疑的表情揍了泰勒,接着两人开始打起架来......

人们总是害怕痛苦、害怕一切负面情绪,认为只要逃避一切可能伤害自己的人事物,就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痛苦并非只会给人带来负面结果,它同时也可能使人磨练、成长,反之,一味地逃避很可能会让人活在自己幻想的美好世界中、渐渐脱离现实,直到困境无可避免降临时才惊觉自己是无法永远过著幸福美好的日子。

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必须刻意去承担所有痛苦与悲伤,而是要学习去接受并承认这个人类社会、这个世界丑陋的一面,方能走上解决问题与成长的道路。

当我们活在美满生活太久时,总是会遗忘痛楚是什么,无论精神上或者肉体上,两人之所以打架或许就是为了再次体验物理上的痛楚,再次确认自己真真实实地活在这个世界。

人的欢愉与悲伤应该是等比的,无论何者比例过多,都意味著一个人病了,过多的欢乐使人变得如疯子一般、过多的悲伤则变成了忧郁症,何况,这两者并不能相抵消,即使得到了一大笔财富,也不能因此消弭失去亲人或卧病在床的痛苦。但是世人往往以为,只要用快乐就能冲刷掉负面的情绪,殊不知,无论怎样掩饰也无法冲去悲伤的本因......

四、从零开始

主角与泰勒在酒吧前打架渐渐成了他们的嗜好,渐渐地,其他酒客开始对两人的行为感兴趣,并纷纷加入这样无分输赢的打斗。随着人数渐多,两人也正式成立了名为“Fight Club”的地下俱乐部。

然而,泰勒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短浅的情绪释放,“Fight Club”日渐增多的成员也慢慢被他拢络为自己的部下,甚至泰勒开始企图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军队”想实行恐怖行动,炸掉所有主要城市的商业大楼!

发现其目的的主角,开始四处奔波想阻止泰勒,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泰勒的真实身分,以及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怪异现象的源头......

泰勒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实现幼稚的愤世嫉俗,而是为了将过分扩张的资本主义与物质主义给瓦解,破坏艺术品、砸毁咖啡连锁店、对广告作恶意修改、把汽车经销商的车给弄脏、任意在路上砸毁名车,看似毫无关联的举动实际上目的却是一致的,就如同泰勒在主角车祸后昏迷时在他身旁所说的话一样,他期望的是人类反璞归真、舍弃物欲,别妄想控制整个大自然、整个世界,除了反资本主义外,其中也隐含了无政府主义。

人必须真真实实地面对死亡这件事,而不是透过他人的悲苦来突显自己的优越,“在临死前,你想做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听来熟悉,但是认真把它想过的人却屈指可数,甚至说我们总是把这问题想得太过美好、太过遥远,而忽略的死亡其实总是在我们周围伺机而动,一个闪神、一个不注意,人可能就这么因为意外而死亡......

当人把“每天都要想作是人生最后一天”当成一回事,真正摆脱欲望、摆脱自己所拥有一切如束缚般的身外物,奔向那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才能创造出可能性与自己期盼的未来。可是人类根本无法这样做,因为微小的欲望总是在身旁流动、诱惑处处皆是,要想将其根除可说是天方夜谭。

但是,人唯有在匱乏的状况下,才能产生更大的欲望与动力去追求硕大的成就,若是一直生活在衣食无虞、却无法有所作为的状况下,那和被豢养有何区别呢......?

后记:

贾伯斯曾说过一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人们常把它翻译作“求知若渴,虚心若愚”,但是我自己则是比较倾向于将之解释为字面上的意思,人要保持饥饿与愚笨,饥饿能壮大野心、愚笨能使人有冲劲。

把这句话用来诠释这部作品我认为再适合不过,当一个人处处满足于现状,却又不是最佳状态,时时说服自己要知足、自己很幸福,实际上不过是在自我催眠。

纵使已知道结局,第二次看这部片仍觉处处精彩,无论在节奏流畅度或剧情质量上,以及悬疑剧情的铺陈与线索暗示,可看得出导演处处用心。再次看过之后我更加确信,这部片绝对是我人生最爱前五名的电影之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