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本可名扬青史的名将,却被在第一次实战之时就遭遇了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而且秦赵两国国力悬殊,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世人只记住了赵括的“纸上谈兵”,却忽略了他是第一次上战场,面对的对手是谁,双方实力对比如何,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似乎自古以来,赵括就成了一个无能之辈的代言词,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在“长平之战”开启之前,赵括的老爹,赵国大将赵奢就挂了,赵奢死之前,曾说过“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后来发生战争,起初与秦军对战的是廉颇。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
长平之战前战国形式
公元前260年农历六月,赵军失利,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
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应战。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
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决定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
长平之战后战国形式
不用说了吧,白起都还没上,只是王龁而已,廉颇接连失败,最后不得不高挂免战牌,超过四十五万的军队,假定当时秦国有五十五万军队吧。
但是秦国此时已经势力膨胀,天府之国大粮仓,足以供给秦国百万大军长期作战,可是赵国呢?赵国本质上一直都是穷兵黩武,武力虽强,但国力根本无法支撑长期作战。
如果赵国国力有秦国的三分之一,赵王也能让廉颇继续坚守。
让赵括替代廉颇,并不是赵括主动请战,更非赵括暗中买官,而是赵王的旨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组织安排、上峰命令。
赵王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就是命令赵括找机会主动出击,打败秦军,收复失地然后议和,解散军队,国库已经空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任命赵括为主帅,是赵王的错。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第一次掌军,就是超过四十五万的大军,这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而赵括竟然能统御如此庞大的军队,在断粮超过四十六天后,竟然没有发生兵变,饿你四十六天看看?可见赵括的统军能力,的确很强,而赵括接手赵军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死局,无论是赵括,还是廉颇,在面对无粮的困局的时候,能做些什么?
赵括死后赵军才投降
直到赵括战死时,赵军仍旧能够保持有四十万的主力,赵括显然不是纸上谈兵之辈。而长平之战差一点儿成为武安君白起的滑铁卢。武安君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拒绝出任指挥官,指出“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秦军“伤亡过半”,这是赵括的杀敌成果。
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5胡注)。这是说,赵国战败是由不得赵括的。
一代本可名扬青史的名将,却被在第一次实战之时就遭遇了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而且秦赵两国国力悬殊,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世人只记住了赵括的“纸上谈兵”,却忽略了他是第一次上战场,面对的对手是谁,双方实力对比如何,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国人这种只在乎结果的态度,不得不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