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可不是这样的。那会儿的香港歌手就是“流行趋势”本身,从“张谭梅”到Beyond到“四大天王”,大街小巷都是他们的歌,媒体上都是他们的报道,孩子们的房间里都是他们的海报,兜里都是他们的“贴纸”,想不关注都难。
喜极而泣的吴业坤
吴业坤、许廷铿、陈柏宇、郑欣宜、林奕匡、JW、AGA、Gin Lee、Lil’Ashes、连诗雅、郑俊弘、邓小巧、HANA、Supper Moment……
这些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香港四大颁奖礼上常出现的一些名字。掐指算算,认识几个?认识五个,你可以算是“港乐迷”,认识十个,你就是港乐痴,都认识?拜你为“港乐专家”!
从过去两年的港乐行情看,香港乐坛步入了一个新的周期,老一代天王天后陈奕迅、容祖儿仍在顽强坚守,但中生代和新生代已经开始全面围堵,加上劲歌金曲改制等助推,香港乐坛突然出现了大量陌生的名字,香江畔出现了“混乱之治”——在不混乱的年代,很难出现像吴业坤这样以新人姿态获得“我最喜爱的男歌手”(力压陈奕迅)的情况发生。
令人欣喜的是,乱归乱,我们仍然从中发现不少“可造之材”,因为他们的存在,日趋边缘化的香港乐坛将继续为我们奉上好听的粤语流行曲,对于喜欢听粤语流行歌的朋友来说,这不啻为一大福音。
而且,我们发现,唱作型歌手越来越多了,题材也越来越生活化和多元化。今次,就让我们来聊一聊“港乐”这两年的一些变化,同时给大家推荐香港乐坛的五大“新好声音”和十大专辑。
从“四大颁奖礼”的变革说起
香港乐坛有四大颁奖礼,十大劲歌金曲(TVB)、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香港商业电台)、新城劲爆颁奖礼(新城电台)和十大中文金曲(香港电台)。
在八九十年代,因为TVB的影响力,“十大劲歌金曲”对于港乐辐射香港周边的内地听众(主要是两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部分歌迷比较看重“叱咤乐坛”的音乐性,认为“叱咤乐坛”的颁奖更加专业;
十大中文金曲是“香港乐坛历史最悠久的音乐领奖礼”,由香港官方电台“香港电台”主办,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国际唱片协会香港会、香港唱片商会协办,按说应该是最具权威性的,但在内地,知名度和话题性不如“劲歌金曲”和“叱咤”,而新城劲爆颁奖礼一直被诟病为“分猪肉”。
1992年,“劲歌金曲”的巅峰期,也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巅峰期。(左起:叶倩文、王菲、林忆莲、张学友、黎明、刘德华,刘德华旁边那个看发型应该是郭富城)
不管怎样,这四大颁奖礼长久以来都是港乐的流行指标,天王天后们的表现在“四大”基本上是同步的。个别情况如张学友,1992-1995年,连续获得“十大中文金曲”的“全年销量冠军”,却因为“得罪”TVB而一直未获“十大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男歌星”,不过张学友的歌仍然有入围“劲歌金曲”的十大。
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变迁,四大颁奖礼或多或少的都在发生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劲歌金曲”,从十大变成20大,名字里的“十大”也去掉了;“十大中文金曲”变成了12大,获奖歌手也越来越多;新城劲爆颁奖礼倒是把奖项减少了,开始追求专业性,还设置了“最佳街头/独立音乐人奖”;相比之下,“叱咤乐坛”变化不大,也有一些调整。
这些变化背后,表现出来的是“港乐”近年来“巨星暗淡”的现实。在八九十年代,颁奖可能没那么难,颁给天王天后们就对了,然后再给个别表现突出的新人或黑马一点鼓励,完事。随着近年来港乐市场新的天王天后欠奉——陈奕迅容祖儿连庄那么多年就可以说明问题了,特别突出的新人新作也不多,与其把收视寄托给某个人不如寄望于一群人。
这大概就是TVB改革“劲歌金曲”的初衷:让更多艺人有份参与,连投票也改成了全民。(当然,也跟因为版权问题遭到环球等的抵制,缺乏大牌捧场有关)
“港乐”的衰落
虽然天王天后青黄不接,但如果你有心去淘,仍然可以从“港乐”淘出不少不错的歌曲,这大概是一些“港乐死忠”认为港乐其实并没有问题的原因,只是大家不太关注而已。按照他们的逻辑,如果你多关注港乐,其实这两年港乐也有不少“好声音”。
然而,不关注本身就是一种“衰落”的证明。为什么除了香港和周边地区的听众之外,大家越来越不关注“港乐”,是因为值得他们关注的人越来越少。只有狂热的港乐死忠才会花精力去淘歌,更多的人只是跟着流行趋势走,最近几年真正在“流行趋势”中有立足之地的香港歌手有谁?陈奕迅和邓紫棋,而已。
八九十年代可不是这样的。那会儿的香港歌手就是“流行趋势”本身,从“张谭梅”到Beyond到“四大天王”,大街小巷都是他们的歌,媒体上都是他们的报道,孩子们的房间里都是他们的海报,兜里都是他们的“贴纸”,想不关注都难。
这就是“巨星”影响力,是真正的“流行”。能够被大众自然而然的GET到,才是真正的“流行”,而如今的“港乐”,对于广大内地听众来说,已经很难GET到了。却很容易GET到周杰伦、GET到薛之谦、GET到《Faded》。
这个趋势在新观做的“2016中国音乐消费调查”中就有所表现。数据显示,港台音乐在内地听众心中地位的不断降低:港台音乐在80后和85后人群中最有市场,到90后开始比较大的下滑,95后受访者中喜欢港台音乐的仅有27%,较80后减少了15.5个百分点。其中,关注港乐的可能就更少了。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娱乐产业链整体迁移”造成的。过去,香港和台湾是娱乐产业上游的基地,从那里生产的内容和艺人通过港台唱片公司强大的渠道和资源输送进来,传播开去,让港台音乐成为“流行趋势”。
随着互联网带来的新娱乐形态(如直播)和新娱乐明星(如网络红人),加上内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地位的愈发强势,华语娱乐产业的上游也从港台逐渐向内地转移。这种转移带来了“港台音乐”的边缘化。
港乐的未来可以参考“拉丁音乐”?
题材愈来愈本土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港乐的传播。越来越生活化和本土化的作品虽然强化了港乐的本土特色,也很难让其他地区的听众产生共鸣。
不过,尽管港乐的衰落已经是事实,但粤语流行音乐的市场仍然会存在。除了香港本地,两广地区(广西主要是讲白话的桂南区域)和欧美的香港移民市场仍然有港乐的生存空间,内地也有一小戳喜欢听粤语流行歌的听众。粗略估算,这个市场的总人口数量在1.5亿左右,抓住这1.5亿听众的市场,对于港乐来说,非常重要。
目前为止,除了香港,还没有哪个地区的音乐工业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粤语流行歌,所以,对于“港乐”而言,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糟糕,只要维持优质内容和产品的生产,仍然有机会维持市场的发展,甚至脚踩粤语歌曲和普通话音乐两大市场。
一些香港歌手已经开始放眼大中华市场、主攻普通话音乐市场,比如邓紫棋和卢凯彤,而像陈明憙(陈少琪女儿)这样更新一代的歌手则干脆直接从内地的普通话音乐市场切入,再回流粤语市场。
但是,对于香港歌手来说,可能他们终归要认清一件事:粤语歌才是他们天然的优势,把自己的小市场做好,为港乐爱好者源源不断的推出优质粤语音乐内容才是正经事。
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小市场,一个方言音乐市场,港乐市场也许可以参照拉丁音乐工业来发展,建立一套自己的音乐产业链条,在维持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尝试跨领域经营——其实港乐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市场,只不过当年香港流行文化强势,带动了“港乐”的传播。港片和港剧就曾经是最好的“推销员”。只是,对于当下的港乐工作者来说,他们已经没有更多选择。
香港乐坛五大“新好声音”和十大唱片以下是我们精选的五大比较具有特色的“新好声音”和2016年十张非常值得一听的港乐专辑,希望能有助于帮大家了解当下的香港流行音乐。
吴业坤
外号“坤哥”,2010年因为参加TVB“超级巨声”选秀入行,当直到2015年才推出自己的第一张EP,却因为一首《原来她不够爱我》的爆红而以新人姿态力压陈奕迅获得当年叱咤乐坛最受欢迎男歌星。跟传统的歌星不同,吴业坤喜欢弹吉他,声线也比较特别,常用气声,他的歌曲也大多突出吉他演奏。吴业坤和另一位同样喜欢弹吉他的新人黄剑文,给香港乐坛注入了新的风貌。
邓小巧
很多内地朋友已经在第三季“中国好声音”中感受过邓小巧的演唱。跟“坤哥”一样,早年参加过TVB“超级巨声”选秀的邓小巧,熬了多年才熬出自己的第一张唱片,成为2016年的“新人王”。又跟“坤哥”一样,邓小巧的演绎也不同于传统港乐,又一点沙哑,不那么明亮,却穿透力十足。
AGA(江海迦)
2013年出道的AGA,早年师从香港资深音乐人Ted Lo学习钢琴和作曲,2012年开始为李克勤和薛凯琪等创作,出道后以优质的创作和比较有个性的演唱而获得好评。近年来,唱作歌手涌现成为港乐的一大新气象,而AGA属于其中的佼佼者。2016年表现突出的“大龄新人”HANA(菊梓乔)也是一位值得关注的唱作歌手。
Lil’Ashes(小尘埃)
以Indie-Pop姿态出现的两人组合Lil’Ashes,无论唱片封面还是曲风都跟香港主流音乐相去甚远。Lil’Ashes作品里童趣的一面会让人联想到Pancakes,不过,经由索尼音乐“平原习作”项目训练出来的Lil’Ashes,作品要精致很多。Lil’Ashes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四大颁奖礼”上表现抢眼,也跟唱片公司对多元化新人的运作有关系。
Supper Moment
总觉得应该给大家介绍一支香港乐队,所以选了Supper Moment。我们都知道,在香港,做一支乐队很不容易。Supper Moment在2006年成军,最近两三年才开始出头。多年来,Supper Moment既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姿态,又让作品尽量通俗和生活化。不得不提的是,乐队今天的成绩,跟已故经纪人Gary Chan的多年苦心经营息息相关,新观跟Gary有过书信之缘,Gary的英年早逝让人不胜唏嘘。
除了上述五位“新声力量”,我们再给大家推荐十张2016年发行的港乐专辑:
*歌曲少于6首的EP未计入*
《JOYCE》郑欣宜、《beGin》Gin Lee(李幸倪)、《A Little Louder》Lil’Ashes、《Ginadoll》AGA、《风起》周国贤
《Evil is a point of view》麦浚龙、《J-POP》容祖儿、《The Players》陈柏宇、《百姓》吴业坤、《101》Dear Jane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