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观众,就是侮辱自己。过去一年的中国影视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烂片躺着也“骗”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烂片和烂剧教育了观众,观众也开始用钞票和脸色回应片方和演员了。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舆论无视,院线打压,以及和同期上映的好莱坞重工业大作《银河护卫队2》“撞车”的窘境下登陆国内,其炮灰的结局貌似早已注定。
就在“重工业党”又一次准备欢呼雀跃的时候,这部没重工业,没大IP、没小鲜肉的印度体育竞技电影何以在“天时地利都不合”的情况下逆袭而来?
《摔跤吧!爸爸》在昨日周六创造单日票房过亿的新高,要知道这已经是上映第三周,竟还能如脱缰的野马般一路狂奔。
而它的黑马效应又给了中国电影人一个什么样的启示?
迷信“重工业”是舍本逐末
历史上,前苏联曾信奉“重工业立国”,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上世纪中期,我们也曾有一段高喊“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的历史,结局大家也都知道。
一些人在今年热捧《速度与激情8》时都重提了一个仿佛成为政治正确的名词“重工业效应”。而且颇有意味的把五一档上映的4部国产“轻工业”电影看作是重工业打击下的“炮灰”,而重申了一个看似不需要论证的真理——重工业大法就是好。
诚然,“重工业”过去创造过一个个票房神话,但是所谓过错!过错!“过”了就会“错”。
在资本的大肆侵入下,中国电影业这几年产业化改革过程中向好莱坞看齐似乎成了行业铁律,盲目追求重工业在部分电影从业者和媒体人心中成了挤入第一梯队或混圈子的敲门砖,如流水线上的垃圾产品般奔涌而出。
这些靠特效、明星、中西混搭加之铺天盖地的宣传取代了过去关心人心、关注社会、反映民族特性的接地气作品。
部分影视从业者仿佛着了魔,盲目吹捧和迷信重工业,而丝毫不顾“重工业”带来的可能是“工业奇观”还是“工业垃圾”。
“轻”和“重”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
打乒乓球有人喜欢用左手,有人习惯用右手,难道能说哪只手打球天生有优势?同理,电影业发展向“重”还是“轻”也没有固定模式。
同样是重工业,好莱坞屡试不爽,但是为什么中国“复制粘贴”就屡屡碰壁甚至亏的惨不忍睹呢?根源在于中国有些电影人或者说生意人舍本逐末,忘记了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的本质——“以人为本讲故事”。
通过文艺作品唤醒个体的自我意识,唤起群体的认同感,永远是全世界伟大文艺作品的共同特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重工业模式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水到渠成的。好莱坞之所以驾轻就熟从而影响全世界是因为它把讲故事与拼特效并重,而故事恰恰是一切的根本。
就拿风靡全球的漫威超级英雄系列为例,漫威任何一部作品剧情逻辑看似混乱、实则都有联系,在剧情最后理顺到一条线上,悬疑感十足,让观众总有看下去的欲望,其内核也都是人心,在整个“漫威宇宙世界“体系都体现了一个原则——逻辑交织最后理顺,这无疑凸显了编剧“讲故事”的功力。
同样的,欧美关注电影重工业的同时也丝毫没有说放弃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人性的电影类型。这里的例子不胜枚举,每年奥斯卡最佳几乎无一列外是“非重工业电影”,IMDB排行榜长年稳坐钓鱼台的依旧是《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教父》等影史上永恒的经典。
白手起家的印度电影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里方孟敖跟谢培东说过:光有飞机没用,关键是开飞机的人。印度电影的成功恰恰是抓住了“人”这个因素。
要知道直到1999年印度政府才把电影业归为“正式产业”,在此之前印度人拍电影没有资金甚至向黑帮募集资金,这与中国电影业从建国开始就被纳入体制内,有“国家罩着”比起来,可谓天壤之别。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拼资金技术明星数量,我拼不过好莱坞,那我就拼讲故事、接地气,拼角色塑造。
《摔跤吧!爸爸》的主演阿米尔·汗说过“真正的印度不在城市而在乡村。”这也就是为什么《摔跤吧!爸爸》中所反映的故事类型、印度农村面貌如此的真实,无论是主演、配角甚至群众演员从生活中点滴细节都如同在生活一样毫无刻意表演的痕迹。
阿米尔·汗说:“我希望全身心地参与到角色中”。为此,阿米尔·汗在拍摄《摔跤吧!爸爸》时不仅将体重“过山车”般调整,还为此和剧组成员一起训练了近一年的摔跤。
其实,塑造角色没什么捷径,工业特效只是让你在形体上、在环境里像人物,其他的全靠演员自己的表演。不走进人物内心,不从心的层面上塑造人物,如何让你的人物像“人”?
资本的绑架
电影大师杨德昌说过“电影发明之后,将人的生命延长了3倍” ,杨大师这句话没说完,应该是“独具匠心的好电影”,让人的生命延长了3倍。反之,敷衍观众的“烂片”不仅不会延长生命,反而对生命是一种摧残。
2011年一部关于寿司的纪录片《寿司之神》进入美食爱好者的视野,片中将享誉世界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小野二郎,一辈子专注寿司制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真实生动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曾经的中国电影人也是一批批大国工匠,创造过《活着》、《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鬼子来了》、《疯狂的石头》这些代表中国民族特色、语言特色并且博采众长的作品。
那时的大师们在电影创作时面对没有任何特效支撑下稀缺的产量,昂贵的成本,反倒倍加珍惜难得的机会,其作品还贴近过现实,关照过人心,照亮过社会和民族的前途。
可如今,盲目,甚至刻意追求重工业的特效堆砌令人都找不到人心了。
这次《摔跤吧!爸爸》风靡全中国,犀牛君的好朋友编剧冯元良老师曾发朋友圈表示:我们现有的工业水平能拍出《摔跤吧!爸爸》么?能!现有的审查能通过么?我觉得问题不大!现有的剧本或项目遴选机制能通过么?悬!能找到这样的演员么?门儿都没有!
是中国缺乏《摔跤吧!爸爸》这样的题材和有能力拍摄这类作品的人吗?我们认为当然不是,肯定不是,绝对不是!
关键在于整个浮躁的大环境下,在影视圈急功近利氛围下,这样的“傻笨粗”题材在项目遴选机制这一关就被毙了,被选择性无视了,消失不见了。
剩下的不是“鲜肉”包子就是特效“汉堡”。而即便侥幸通过了项目启动这一关,后面的无数关仍然会令其最终烂尾。
因此在资本的绑架下,现实往往就是从剧作、制作到演员的各个环节都一溃千里。
“重工业”只是商品的外在形式
什么叫电影重工业?通俗来说就是“三大”——大投资,大IP、大特效的商业电影。
客观的说,重工业电影作为电影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绚丽的特效、宏大的场景奇观给予了观众绝佳的视听体验,比如魔幻史诗题材的《指环王》,大IP为标签的“复仇者联盟”,吊炸炫酷的《速度与激情》和《变形金刚》系列等等。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科技含量更高的重工业电影始终是市场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单纯从商业角度来看,重工业电影确实天然票房量级更高,这也是好莱坞大片能够引领全球的独门武器。
但对于中国影视工业来说,很多时候连站都没站稳,连最基本的诚信、敬业、专业度都远远不够,基本的工业体系都没完善,某些人就天天鼓吹重工业才是出路,盲目学人家去跑? 更不要说重工业项目的大投资往往带来的是巨大的商业风险,现实的惨痛教训已经太多了。
因此所谓“重工业”只是商品的一层外在包装,不是不能做,前提一定是不忘初心,回归到创作的本源,去首先考虑如何打动受众的内心,如何在各个工业环节把最基础的东西先做好。否则一味跟风把重工业当做赚大钱的捷径,最后就一定就会自食苦果。
侮辱观众,就是侮辱自己。过去一年的中国影视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烂片躺着也“骗”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烂片和烂剧教育了观众,观众也开始用钞票和脸色回应片方和演员了。
少打一些“嘴炮”,少受各种花式新名词的蛊惑吧。
任何文艺作品一旦失去了人心的温度,失去了经典所独有的可以对抗时间的东西,剩下的只能是审美疲劳,甚至是工业流水线上的垃圾。
至此,《摔跤吧!爸爸》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