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陈医生朋友圈,也就是5月28日凌晨2点23分:从27号8点到28号2点,根本停不下来,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心态要爆炸了,什么??还有一台!就连沙发都不给睡。4月19日,陈医生的朋友圈显示:“黑+白+黑,下班啦,还活着真好。”两个月后,却无奈一语成谶,他却再也没有醒来!该事件在朋友圈引起热议,也带给我们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6月28日,浙江邵逸夫医院26岁的规培医生陈德灵猝死。他之前的夜班都是通宵,晚上夜班交接班没人,这才发现已经猝死在宿舍。而翻开陈医生的朋友圈就会发现,他似乎总是在劳累的上班、值班之中,“一宿没睡”更是家常便饭!
一个月前陈医生朋友圈,也就是5月28日凌晨2点23分:从27号8点到28号2点,根本停不下来,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心态要爆炸了,什么??还有一台!就连沙发都不给睡。4月19日,陈医生的朋友圈显示:“黑+白+黑,下班啦,还活着真好。”两个月后,却无奈一语成谶,他却再也没有醒来!该事件在朋友圈引起热议,也带给我们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接连两例猝死让我们充满疑惑
据了解,一年前同样是在这个医院麻醉科已有同仁猝死的前例,但却没有引起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再次发生了。毫无疑问,猝死与工作压力与强度密切相关。让人疑惑的是,第一次猝死后医院为什么没有采取必要的整改举措呢。而一个规培生都能劳累到猝死,可以看出其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医院内的职工会不会更累?那么是不是存在更多的猝死可能;二是为什么要给规培生那么高的劳动强度和压力?他们是去学习的而非廉价劳动力!如果这样的工作模式得不到彻底的改变,工作强度得不到显著的缓解,那么未来仍然会有下一位同仁为此付出代价!
畸形的评价制度应该予以纠正
让大家习以为常的陈医生的朋友圈状态,也许,在我们看来是抱怨、是无奈、是情感宣泄,但对于他来说是呐喊、是求助、是强弩之末。我们习惯地被戴上了白衣天使的“高帽”,我们习惯了任劳任怨而不放弃,当带病上岗成为最美,当过度劳累成为模范,我们离猝死还有多远?我们总是在讲奉献,我们总是在谈付出,却唯独忘了对医务人员身心的关怀和爱护,唯独忘了他们不是机器也需要休息。因此,我们要改变曾经的认知模式和评判标准,再不能认为医护人员抱怨是偷懒耍赖、无理取闹,而应当重视他们的呼声及背后的原因,让他们的呼吁得到回应,使他们的健康得到保证。
如果不能坚持请你记得休息!
再次看到同仁的离去,相信从医的人都会有悲痛,有愤怒,有同情。但同时,也会有如陈医生一样无奈面对沉重工作的人,暗暗庆幸:自己还活着,还没有猝死。陈医生的逝去绝不是他个人的悲哀,26岁,正是身强体壮之年,溘然长逝让整个家庭的支撑与希冀轰然倒塌,谁来抚慰亲人的伤痛?谁来赡养年迈的父母?谁来铭记他曾经的付出?辛苦求学那么多年,如若按照正常的人生轨道来走,将来他能为社会多做多少贡献!因此可爱的同仁,如果实在不能坚持,请选择休息,让忙碌的脚步歇一歇,因为你的家人需要你,未来更多的患者需要你,健康活着才能拥有一切!
据悉,陈医生是2017年被媒体报道的第五个猝死的年轻医生。
6月10日,上虞市人民医院骨科罗斌主任值完夜班后猝死;
4月16日,南宁市中医院一名不到30岁的年轻医生猝死;
2月10日,河北省某县医院年一名仅39岁的医生“连续24小时上班”发生猝死;
1月9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一名麻醉科医生,在值班过程中猝死。
2016年8月,医脉通《中国医生健康状况调研》显示,70%的医生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差”、“较差”或“一般”,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一点也不吃惊。在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之下,医生的整体健康状况甚至要低于一般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当医不能自医,当自己先于病人倒下,这是做医生的失败,也是制度管理的失败。
有些医院明明可以多招些人,可为什么人力资源还是那么短缺?有些管理方法与举措明明很畸形,可为什么没人去改变?有些医务人员的呼声明明很紧迫,可为什么就受不到重视?陈医生的倒下,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在自求多福的同时,愿陈医生一路走好,天堂没有夜班!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