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小霸王孙策英年早逝 与谁脱不了干系

栏目:历史趣闻 编辑:实习生 时间:2016-10-06 09:05:35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认识江东小霸王,三国小霸王所指孙策,江东小霸王孙策随父亲孙坚领兵出战时,年仅十七岁,可谓是英雄少年。惋惜的是江东小霸王英年早逝,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何会英年早逝?江东小霸王英年早逝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孙坚死后不我久,江东小霸王孙策在朱治、吕范的策划下从袁术处借得三千兵马,就此走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前途故然艰险,但冥冥中仿佛得到了孙坚在天之灵的护佑一般。其起先便有朱治、程普、黄盖等一干旧将辅佐,行至历阳,又得周瑜倾心相随,并揽得江东“二张”,兵马虽然不过三千,文武干将却是一流配置,单从创业之初的人才储备来看,不要说刘备见了要羡慕到流口水,只怕曹操也要自愧不如。其后又收得大将陈武,更将不打不相识的太史慈招至麾下,这样的阵容,与曹操在兖州时的规模相比,也是不遑多让了。以这样的一流配置来对付江东诸郡的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势力,显然是如狂风卷残云,势如破竹。短短数年之间,孙策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平定江东,曹操也不得不发出“狮儿难与争锋也”的感慨,并被迫结亲。

曹操和袁绍显然是其时的两大超级势力,官渡之战便是曹、袁争霸的终极对决。由于有袁术的存在,孙策不大可能倒向与袁术不和的袁绍,加上袁绍当时仍是最强大的势力,而皇帝却在曹操手里,从舆论上,袁绍是反动的,因此从战略上分析,不单是我们,周瑜和二张也会为孙策分析,得出的结论应当是: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势力,必然需要向曹操靠拢。

这样的战略格局,跟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相似之处。江东小霸王孙策派张纮到许昌上表,目的是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结亲是曹操作出的让步,或许在曹操看来,这应该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双赢局面。但问题是,孙策的要求绝不止于此,他还要做大司马,这种“赤祼祼”的“政治讹诈”遭到了曹操的断然拒绝,从而导致孙策“甚恨之,常有袭许都之心”,这必然要引起曹操极大的不安,如何遏制甚至颠覆孙策的江东势力,也必然成为曹操阵营的一个重大议题。

《三国演义》中说吴郡太守许贡上表,建议将江东小霸王孙策召到京师软禁起来,这个策略实施的可能性大约为零,江东小霸王孙策是肯定不会应诏的,曹操也做不出这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那么这个上表的实质就是:许贡要向曹操表明心迹,他是忠于朝廷,忠于曹公的。许贡上表事件发生得恰逢其时,既然在江东有这样一个孙策的反对派,事情就好办了,尽管许贡的上表被孙策截获,许贡势力也随后遭到了摧毁性的打击,但这并不影响曹操势力借此遏制孙策,这一点,从中情局的对华政策上可以得到足够的启发。

演义中说江东小霸王孙策绞杀许贡之后,“贡家小尽皆逃散。有家客三人,要与许贡报仇,恨无其便。”,所谓恨无其便,是指找不着下手的机会,但我们知道,最终三人还是得手了,从恨无其便到行刺得手,中间必然暗藏玄机。这便不得不让人想到郭嘉的话,郭嘉这番话是从许昌来人的口中转述的,嘉靖本和毛本内容略有不同,但大意差不多,大意便是:孙策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这话传到江东小霸王孙策耳中时,刺杀事件已经发生了,尚在养伤的江东小霸王孙策听到后是大怒曰:“匹夫安敢料吾!射吾者,必曹之谋也!吾誓取许昌,以迎汉帝!”(注:这句话在毛本三国演义中被改成了“匹夫安敢料吾!吾誓取许昌!”,笔者以更接近原著的嘉靖本为准。)

为什么孙策会认为在这起刺杀事件中曹操脱不了干系?我们有必要提到孙策被刺过程中的一个小细节:

策方举辔而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搠。孙策大喝,急取所佩之剑就马上砍去,剑举忽坠,止存剑靶在手。一人拈弓搭箭,射中孙策面颊。

这个细节充分说明一点,这次行刺是经过了精心策划的,甚至连孙策随身所带的佩剑都被动了手脚。我们不免要怀疑,许贡的这三个家客,有这样的能力吗?能够将魔爪伸到孙策的身边,这是怎样的一股势力?那个在孙策佩剑上做手脚的人又会是谁?

有人怀疑这件事与孙权有关,因为孙权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孙策死后,孙权是最大的受益者。笔者以为,尽管孙权在这件事中获得很大的利益,但其时孙权尚且年幼,何况此事有违人伦,孙权从中作祟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个大胆的观点也启发了笔者,既然连孙权都可以怀疑,那还有谁不能怀疑呢?

在笔者看来,谁是江东最大的投降派,谁就是重大嫌疑人。联想到赤壁大战之前张昭对于投降的热衷,一个大胆的猜想也由此产生:

郭嘉对孙策之死的预料,可以被看作是对曹操的一个建议,至少也是提醒,于是许贡的这三个家客,便成为了曹操阵营天然的棋子,而曹操方面更是利用自己的人际网络,找到了埋伏在孙策身边的一个危险人物——张昭。

周瑜在介绍张昭时是这样说的:一人能博览群书,善书隶字,兼明天文地理之学,彭城人也,姓张,名昭,字子布。陶谦曾聘,不肯屑就,故来江东避乱。——很有意思,曹操与陶谦有仇,张昭也对陶谦不感冒,并且张昭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对比孙策,他与曹操之间似乎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何况皇帝在曹操手里,这对张昭来说或许极具吸引力。相比之下,张纮似乎要更中忠心于孙氏,曹操想趁孙策之死起兵伐吴,多亏张纮劝说才作罢,孙策派张纮而不是张昭到许昌上表,看来还是非常明智的,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孙策对张昭的政治立场是有顾虑的。

外有许贡家客,内有张昭,在曹操势力的推动之下,要制订一个针对孙策的周密计划,自然也从“恨无其便”变成了易如反掌。从表面上看,最大的受益者是孙权,但年幼的孙权还需要依仗张昭等人来稳固政权,尽管在张纮的劝说下,曹操没有采取军事行动,但有了张昭这枚棋子,一切都变得好办了许多。由张昭辅政的孙权,对曹操的态度比起孙策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可以由袁绍派去江东的使者陈震来证实——却说陈震回见袁绍,说:“孙策已亡,孙权领众。曹操封权为讨虏将军,结为外应矣。”

孙策暴亡,不啻于江东发生了一场“颜色革命”,曹操从此不必再担心江东发动的奇袭,而可以专门应对袁绍。什么是政治,我想说,这便是政治,三国时的政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