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传下来的书籍千千万万,有四本被公认为是名著,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是哪四本了。这四本书的类型都不同,各自也有不同的喜欢的人群,但从阅读爱好者中来说,青少年比较喜欢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的故事,小姑娘们更喜欢宝哥哥和林妹妹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
《水浒传》也有一大批爱好者,而这些爱好者里有很多人喜欢的都是不怎么地道的和尚鲁智深,这是为什么呢?
虽说他是和尚,但是和尚的清心寡欲一点没修炼会,不仅不能街戒怒戒躁,就连口腹之欲也戒不了,那么对着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喜欢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和尚,更是一类人,他们外表放荡不羁,其实内心都是火热而有激情的。水浒里描写了很多和尚,包括现实中的一些和尚,他们到处去给有丧事的人家念经混饭吃,真正的佛法佛理不懂几个,满脑子男盗女娼,有的和尚剃度出家却没有断了红尘心思,依旧想着男欢女爱,还有些自称是和尚,其实就是一个“假和尚”······
这些人名为和尚,行却不是和尚,而鲁智深虽然连最基本的荤腥都没有戒,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但是他心中是有佛的,做事情自有一套章法,就算是打架斗殴也不会是他主动挑衅,极有可能是对方仗势欺人,这样真实的和尚,又有几个人不喜欢呢?
喜欢一个角色,尤其是一个被塑造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角色,我们首先要看的就是这个角色的性格、行为,而不是外貌、出身,当然就算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交朋友也要注意这几点。
作为一个出自五台山的和尚,鲁智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为五台山增光添彩,他喝酒赤膊,喝醉了之后丑态百出,书中曾经有一段专门描写他的醉态,说他似“迎风之鹤”,“如出水之龟”,又是“叫骂天蓬元帅”又是“要拿夺命判官”,从中我们能够想象出一个醉汉跌跌撞撞、手舞足蹈的样子,可是他饮酒作乐,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了吗?人生在世,他想、他敢在乱世之中一醉方休,如何不是他真性情的体现?
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公理、公正,你有家世有背景,你就是正理,有钱有势就是正理,普通老百姓怎么办呢?就算是有清官,那一官也难管天下事啊。所以人们都很希望能有一个不畏强权的侠义之士来帮人们打抱不平,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花和尚正好是属于人们的“理想型英雄”。
就算是在现代,不公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而且很多年轻人的心里也都有一个侠士之梦,所以人们对鲁智深的喜爱从古至今从未断过。
什么事情都没有完全分明的界限,就算是白天和黑夜之间也有黎明和黄昏这两个界限不明确的交接点,所以善和恶也没有完全分明的界限,甚至来说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善恶的位置是有可能完全互换的!
在那个年代,如果说普通百姓是生活在寒冬里的话,那么鲁智深就像是一缕来自春日的暖风,虽然他不是夏天可以完全融化寒冷,但是春日的温暖也足以安慰人们冰冷的内心。他能打死镇关西,对付小恶霸,甚至不惧高衙内······不管是在那个年代还是在现代,他都是一个十足十的英雄人物,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影响,谁人不喜呢?
最开始,鲁智深是不愿意当和尚的,寺里的大和尚们也都不愿意收个不是心甘情愿来的小和尚,不愿意给他剃度,但是一位长老对他评价很高,说他心地刚直,虽然现在凶悍顽劣,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六根清净。坦白的来说,这位长老有些言过其实了,但是基本方向上是没有什么误差的。鲁智深是一个刚直的人,这点确实不容置疑。
所以说一个人是善是恶不能只看他普通的行为举止,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有思想,有行动能力,所以每个人是什么人都不能一概而论,思想和行为有可能不统一,思想也不会一成不变,外表猥琐,可能心灵很纯洁,外表纯洁,谁能保证他心灵是不是邪恶的?
就像鲁智深,简单的看来,他好像是一个坏孩子,行为举止都不在礼法章程之内,但是他的内心是简单而纯洁的,这才是好人的典范,侠肝义胆,古道热肠。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