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王》导演胡雪桦受专访 国际视野打造大格局电影

栏目:影视综艺 关键词:胡雪桦 导演 编辑:baoling 时间:2017-02-24 12:01:18

胡雪桦说,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一提到旧上海,就是黄包车、旗袍、吴侬软语,其实这种理解很片面。我想要做的并不是一个只是打打杀杀的电影,而是想通过一个女人的命运轨迹,折射、隐喻出时代的影子。有助于了解上海的来处,更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史。

导演胡雪桦影片《上海王》的原着小说作者兼编剧之一的虹影说,我自己每次看《上海王》成片,都会被感动哭。

我是一个看电影很挑剔的人。

真的,这不是说我的剧本有多好,而是电影整体的质量,包括演员的表演、还有导演等。

导演胡雪桦的拍摄风格很不错。

胡雪桦早在1995年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兰陵王》,便给电影界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引起了《教父》之父、着名导演科波拉的青睐,胡雪桦也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好莱坞华人导演。

时值《上海王》热映,记者采访到胡雪桦导演。

黄包车、旗袍、吴侬软语旧上海不只是这些胡雪桦1967年出生于上海,1987年赴美留学,毕业于夏威夷大学导演专业,获博士学位。

20多年时光,从《兰陵王》到《上海王》,这位地道的博士导演,真正的导演科班出身的电影人,与虹影合作,用他的电影技艺,完成了一段艺术影像版上海近代史。

关于老上海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

但真正能拍出上海的精气神,并不容易。

在《上海王》中,余男扮演的奇女子筱月桂在胡军、秦昊、凤小岳饰演三代上海王的命运中穿梭,演绎出大时代下的爱恨情仇,自己也逐渐从一个浦东乡下的女仆成为一位20世纪初上海滩的女黑帮。

故事设置节奏明快,影像语言不乏诗意,与虹影参与打造的剧本台词配合,勾勒出浮世众生的命运流转,极具时代感和宿命感。

上海这座城市的近代发迹史,通过一些风云人物形象都有生动的表现。

胡雪桦说,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一提到旧上海,就是黄包车、旗袍、吴侬软语,其实这种理解很片面。

我想要做的并不是一个只是打打杀杀的电影,而是想通过一个女人的命运轨迹,折射、隐喻出时代的影子。

有助于了解上海的来处,更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史。

20多年前曾打造兰陵王被《教父》导演看中对上海的理解,除了得益于上海人胡雪桦本人对上海历史的精深专研,也与他的海外发展经历有关。

他希望自己能以国际视野,来做一个大格局的电影。

音乐方面,他邀请了曾参与《云图》的约翰克莱门特;摄影方面,他邀请了参与过《低俗小说》的安德鲁萨库拉;美术则是参与《暮光之城》的大卫布里斯班。

上海文化中本来就是中西混合的元素,尤其是近代的上海,更是华洋杂处。

国际班底既保证了专业性,在风格上也非常吻合上海的气质。

不论是情节节奏,还是影像风格,观众都可以隐约感受到黑帮经典电影《教父》的影子。

而事实上,《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也正是胡雪桦尊敬的前辈,我拍的《兰陵王》在国外电影节上映后,科波拉先生邀请我拍摄了《夏威夷传奇》,那也我在美国拍的第一部英文电影。

我们在一起工作了一年多,从他那里我学习到很多东西。

我称他是我的老师。

2013年,在《上海王》开拍前,科波拉来到上海,与胡雪桦一起吃饭。

胡雪桦说自己要拍一部黑帮电影,但不是Godfather(教父)),而是Godmother(教母),是一个女性的黑帮角色,科波拉先生对我说good!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这次拍《上海王》也是对老师的一次致敬。

与女作家虹影合作愉快剧本打磨十年才定稿早在2002年,胡雪桦在北京偶然遇到女作家虹影,两人对合作一部关于上海历史的电影很有兴趣。

虹影说她准备写旧社会上海的一个黑帮女老大。

我一听,就觉得有意思。

她很快就拿出一万字的故事初稿梗概给我看。

更加坚定了我对拍这部电影的信心。

2003年初,她的小说写好、发表。

我马上买下了小说的电影改编权。

长达十多年的《上海王》筹备自此开始。

反复调整,力图精益求精,到2013年,才最终定稿。

对虹影,胡雪桦表达了自己的非常欣赏之情,虹影非常善于编故事,她充满想象和激情,是非常难得的好作家和好编剧。

虹影有一个特点,让胡雪桦很敬佩,太多作家都是局限于一个领域。

但虹影的写作,涉猎的题材很多,很多她都能写,都能写好。

这不是一般作家能做到的。

有人对虹影不是上海人,写上海题材,提出怀疑,她能写好上海吗?胡雪桦认为,这根本成不了问题,难道一定要上海人才能写好上海吗?那太狭隘了。

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正因为它是包容的、开放的。

不管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都不能狭隘,一旦狭隘,格局就小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