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愤怒的小鸟》大电影以全球票房3.2亿美元的漂亮成绩收官。作为一部根据休闲益智类手机游戏改编的电影作品,其强大的IP认知度和颇具创新的剧情让该片表现亮眼,而不俗的票房成绩也证明了观众对于影片质量的认可。
近期,三部游戏改编电影《刺客信条》《生化危机:终章》《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陆续上映,再次将游戏改编电影推至风口浪尖。毕竟三部影片中,除了《生化危机:终章》凭借15年的情怀和女战神爱丽丝的表现为影片赢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外,其他两部作品则有些差强人意。
从1993年《超级马里奥兄弟》开始,游戏改编电影便开启了自己极为坎坷的道路,口碑扑街、票房扑街成为该类影片给人的一贯印象。2016年,《魔兽》《愤怒的小鸟》上映,其口碑和票房都在给人一种为游戏改编电影“正名”的印象。
然而,今年上映的这三部作品不禁让人怀疑,24年7个大类的38部作品竟然没能改变这一类型电影的“魔咒”,难道游戏改编电影真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24年7类共38部作品 看游戏改编电影的冰火两重天
1993年,由热门游戏《超级玛丽》改编的《超级马里奥兄弟》问世,开启了游戏改编电影的篇章。随后,《生化危机》系列、《古墓丽影》系列、《静寂岭》系列、《街头霸王》系列、《极品飞车》、《魔兽》、《愤怒的小鸟》、《刺客信条》游戏作品纷纷被改编电影。据文创资讯粗略统计,24年来至少有38部游戏改编电影作品出现。
梳理游戏类别,不难发现,格斗、动作冒险、恐怖、射击、角色扮演等游戏成为当仁不让的改编大户,而休闲益智类游戏相对较少,但是随着《愤怒的小鸟》大获成功之后,《俄罗斯方块》、《割绳子》等也宣布将开拍电影,有壮大的趋势。
从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来看,动作类、恐怖类、魔幻类、科幻类等成为主要改编目标。接下来,文创资讯将以游戏作品类型对这38部改编作品进行相关分析。
首先,格斗类游戏改编电影,剧情、功夫、人设缺一不可。
《街头霸王》系列、《格斗之王》系列、《生死格斗》、《铁拳》、《杀手:代号47》等均为格斗类游戏改编电影。除了《格斗之王》、《杀手:代号47》票房收益高于成本、评分在5.7~5.8之间外,其他5部作品均表现不佳。
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从表面来看,功夫和人设往往成为格斗游戏改编电影的两大主要槽点:和现如今抗战神剧中手撕鬼子一样,格斗电影中,功夫男女摆弄几下花拳绣腿,就能拯救世界?简直难以理解。
在人设方面,早期游戏中的人设往往比较夸张,辨识度极高,而电影如果照搬游戏造型,就会显得太过怪异,如果在制作中稍微做出一点改变,玩家就难以接受,很多情况下,两边讨好却两边不落好。
最为重要的是,血腥暴力有余、剧情严重不足成为格斗游戏改编电影的通病。首先,预算不足捉襟见肘。由于格斗游戏的知名度不及其他大作,片方对其缺乏信心,制作成本基本在1800万~5000万美元之间,属于小成本制作。
同时,剧情创作能力不足,就连票房收益极高的《格斗之王》也不得不背负这样的评价:“电影被它糟糕的剧情所拖累”成为烂番茄网站上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格斗类游戏改编电影只能沦落为各种打斗、卖身材和恶搞,再加上本身电影号召力自然落居下风。
格斗类游戏改编电影作品一直都没有得到过投资方的信心,首先是游戏类型不太适合改编,因为剧情极为缺乏,这也是这类作品难以火热的基本原因,当然也有例外,如《格斗之王》就凭借其浓烈的个性风格而取胜。
因此,想要改变影视作品,就必须要有好的编剧、武术指导和设计,在拥有较好的故事线推进的情况下,功夫必须扎实,但是不要沦为一言不合就打架,人设与原作须有一定的协同性,买身材与恶搞显然不符合这类电影的主流趋势。
其次,动作冒险类游戏改编电影,让本有的故事线及人物更加丰满。
这一系列的影片较多,有《古墓丽影》系列、《吸血莱恩》系列、《如龙》、《波斯王子:时之沙》、《红色派系:起源》、《瑞奇与叮当》、《刺客信条》等作品。基于动作冒险类游戏市场广泛,且有成熟的世界观,改编成电影的难度较小,因此成为游戏改编电影市场的宠儿。
但是对于该类作品来说,如果对冒险、动作运用得好,有可能创造票房奇迹,相反则会在扑街的道路上一走到底,如票房与口碑表现均不错的《古墓丽影》系列、《波斯王子:时之沙》《如龙》《刺客信条》等作品,口碑和票房表现均很差的如《吸血莱恩》系列。
但是分析较为成功的影片可以看出,成功各有不同。就《古墓丽影》来说,安吉丽娜·朱莉与《古墓丽影》相互成就。虽然影片在内容方面没有挖掘出太多新颖有趣的元素,基本局限在了找宝藏的老套路中,但是,朱莉饰演的劳拉·克罗夫特是游戏改编电影历史上首位女主角,她对游戏主角的高度还原为影片增色不少。可见,游戏改编电影选角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对《波斯王子:时之沙》来说,虽然其票房没有达到预期,但已经达到了当时游戏改编电影的最高票房,其主要原因在于剧情比较丰富,既有波斯和印度大战的背景,也有时之刃和时之沙的奇幻道具,更有公主和王子的爱情线索,相对来说可塑性很高,再加上一定的攀爬元素和特效,就很容易成为一部皆大欢喜的爆米花电影。
对于《刺客信条》来说,这部全新系列的开始,既有老东家育碧的加持,还有法鲨的盛世美颜,甚至游戏中信仰之跃的惊艳一跳,无疑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虽然该影片也因为剧情等原因被观众诟病,但是,相信这是该系列的初次尝试,其宏大的世界观将会日益完善。
而对于《吸血莱恩》来说,其制作成本本身不高,尤其是第二部和第三部直接放弃了院线票房,通过极低的成本和家庭娱乐收入获得了盈利。
这时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对游戏改编电影有着极其狂热、却也摧毁了不少经典游戏品牌的德国导演乌维·鲍尔,《吸血莱恩》就是其作品之一,而《鬼屋魔影》《死亡之屋》《孤岛惊魂》《喋血街头》等作品也无一例外成为烂片。虽然不能将影片失利的原因全部推到导演乌维·鲍尔身上,但是也不得不说,有一个好的导演也是至关重要。
对于动作冒险类游戏来说,选一个好的演员和导演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故事线,玩家在游戏中的操作感、体验感较强,如何将这类游戏改编为能够吸引观众的影视作品,就需要在本身故事线的基础上,将故事线变得更加丰富,加强人物性格的塑造,保留游戏中标志性动作的情况下,为作品加入更多的搞笑元素等,让作品内容更加丰富。
第三,恐怖冒险游戏改编的电影作品,如果恐怖游戏成功了,要改编就看如何对恐怖元素进行删减和优化。
这一系列的代表作品非《生化危机》系列、《寂静岭》系列莫属,仅这两者就有8部之多。
《生化危机》显然已经成为游戏改编电影的标志性作品之一,这一15年6部电影的恐怖游戏改编作品,从2002年上映的第一部影片就完全摒弃了原作中末日生存的无力感,随后几部更是往好莱坞科幻动作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商业性元素凸显,即便如此,影片却获得了成功。
首先,原作中不存在的角色爱丽丝成为主角,而吉尔、克莱尔、艾达·王和里昂都成了电影中无足轻重的配角,通过6部影片米拉·乔沃维奇把爱丽丝已然塑造成为了女战神,这让非玩家观众也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
其次,即便影片中不少剧情被观众各种否认,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影片对于完整故事线的讲述,不会让任何观众有摸不着头脑的感受;
第三,这一最不像游戏原作的改编电影,却在影片中埋了不少游戏中的形象如打字机、地狱犬等,无疑也在向玩家示好。
与《生化危机》对原作大刀阔斧的改编不同,《寂静岭》系列则选择了忠实于游戏原作,尤其是对游戏中三元世界观和宗教隐喻的继承无疑是对游戏精髓的高度把控,除此之外,对游戏场景高度还原:小镇建筑完全复制游戏实景,而标志性的浓雾更是将玩家和观众彻底代入其中,沉浸感极强,进而得到了玩家观众和非玩家观众认可。
通过《生化危机》和《寂静岭》可以看出,游戏中的世界观、人物、文化体系、叙事架构、氛围、核心剧情等,在改编成的电影过程中势必做适当的增删,而保留哪些重点元素可能是成败的关键。
第四,射击游戏改编电影,有血肉、有情义的突突突比干巴巴的突突突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死亡之屋》、《死亡之屋2》、《毁灭战士》、《马克思佩恩》、《孤岛惊魂》,这五部作品投资回报率均不高,评分同样也不高。其中《死亡之屋》与《孤岛惊魂》皆为上文中提到的德国导演乌维·鲍尔的作品,是充满血腥暴力甚至有露点的作品。
表现最好的当属《马克思佩恩》,这款原作为Remedy Entertainment公司开发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作品,无疑是众多游戏玩家心目中的神作所在:双枪、慢镜头,游戏把动作电影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与射击游戏结合起来,带给玩家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让玩家真正体验了一把暴力美学。
然而,作品中,游戏的代入感和体验感在电影表现中弱了很多,虽然电影中有不少场景还原了游戏中的的场景,但是游戏中最吸引玩家的枪战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子弹时间都屈指可数。而电影中的剧情明显存在对这三部游戏的整合,稍显混乱。
对于射击类游戏来说,改编为影视作品无疑最重要的就是“射击”本身,这就要求射击动作和方式要有一定的专业性;
其次,射击类游戏与动作冒险游戏改编电影相类似,电影故事线的梳理也十分重要;
第三,完美地重现游戏中最标志性的动作或者特效,如“子弹时间”等在荧幕上精彩地呈现出来,相信粉丝一定会大力支持。
第五,角色扮演类游戏改编电影,成也故事线,败也故事线。
对于这类游戏来说,其本身角色比较丰富,相对来说构建的世界观比较宏大,此时考验的就是编剧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导演对全局的把控。《龙与地下城》、《末日危城(地牢围攻)》、《魔兽》均属于此类。
2016年上映的《魔兽》无疑成为游戏改编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魔兽》宏大的世界观架构已然成功控制了电影的走向,再加上游戏情怀以及暴雪爸爸和万达爸爸的有力加持,以及不错的视觉效果,在国内有着极为不错的票房。
但是就观影感受来看,《魔兽》故事稍显臃肿、夸张,过多的电脑技术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炫丽壮观的加长版游戏动画。
《龙与地下城》则是改编自欧美最着名的角色扮演游戏,也是一部魔幻大片。但是相对来说,这部影片的情节较为简单,电影细节不能很好地烘托感情,太过粗略;而《末日危城》作为乌维·鲍尔的又一部作品,该作品有了杰森·斯坦森的加持,但是剧情还是稍显薄弱,已然逃脱不开“烂片”的魔咒。
如《魔戒》一样,这类作品往往有着比较宏大且独一无二的世界观,对于非玩家观众来说,是对另一种模式的探索和接受,这就要求影片能够让非玩家观众快速进入角色,了解故事背景及发展脉络,而不是一脸懵逼空坐两个小时。
第六,赛车类游戏改编电影,目前只有《极品飞车》独一份,香车美女、速度激情从来不缺席,只差好的故事。
2014年上映的《极品飞车》在玩家观众的讨伐声中拿到了2亿美元的票房收益,IMDb评分6.5,与其他类型的游戏改编电影相比,俨然是其中的成功者。
毋庸置疑的是,《极品飞车》的成功离不开其在国内打下的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全球最着名的赛车系列游戏之一,《极品飞车》系列几乎每一部都会登陆PC平台,无形中为影片提供群众基础。此外,影片大量还原了游戏中的精彩桥段,得到了不少游戏粉的支持。但是即便如此,剧情乏善可陈,飙车场面过于普通,没有明星,对游戏还原不完美等也成为影片的缺点所在。
赛车类游戏改编电影较少,主要在于其重点在赛车而非故事线讲述,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故事线和情节,而其他专门的赛车类影片除了有肾上腺素飙升的赛车场景之外,对故事的讲述也极为特长,这对赛车类游戏改编电影来说,挑战极大。
第七,休闲益智类游戏改编电影,这很需要脑洞大开。
这类游戏作品很多,有勇气改编为电影的也不在少数,在《愤怒的小鸟》之后,就有《俄罗斯方块》《割绳子》《水果忍者》《我的世界》等也都宣布要进行电影改编,不得不让人既期待又担心。
2016年,《愤怒的小鸟》大电影以全球票房3.2亿美元的漂亮成绩收官。作为一部根据休闲益智类手机游戏改编的电影作品,其强大的IP认知度和颇具创新的剧情让该片表现亮眼,而不俗的票房成绩也证明了观众对于影片质量的认可。
然而,作为第一部游戏改编电影的先驱《超级马里奥兄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4800万美元的投资只换得2000万美元的票房,其惨不忍睹的剧情和角色形象,让第一部游戏改编电影以惨败收场。
而对比《愤怒的小鸟》和《超级马里奥兄弟》,其游戏模式和角色设计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愤怒的小鸟》是鸟与猪之间的大战,《超级马里奥兄弟》是英雄救美。不过不同的是,《愤怒的小鸟》显然脑洞更大,相隔13年后其制作水平也高出很多,影片色彩丰富明亮、情节紧凑、娱乐感极强,让《超级马里奥兄弟》望尘莫及。
休闲益智类游戏改编电影,重点在于故事线的打造和剧中人物个性的塑造,此时就需要创作者脑洞大开,能够在有血有肉的角色基础上,用精彩的剧情将其串联,最终打造成既贴合游戏,又能够让玩家在感觉惊喜、好看又好笑的情况下,有想回归游戏的冲动的作品。
大IP时代,游戏改编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说游戏改编电影口碑多数扑街,但是在这个大IP时代,却难以否认其在圈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从文创资讯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后,除《红色派系:起源》、《吸血莱恩3》(二者没有找到相关数据)《铁拳》、《瑞奇与叮当》四部作品之外,其他10部作品的票房都已经超过投入,甚至有大幅超越的现象。
对于游戏改编电影来说,其本身的知名度既是其改编的先天优势,也为其改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首先,游戏知名度在前,借助已有的知名度、话题性以及潜在粉丝的优势,电影可以做到未播先火,进而吸引路人观影,为票房作保障。
然而,不得不注意的是,游戏作为第九艺术,与第八艺术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就是其都是声画作品,而越是相似的类型,其进行改编的难度越大。以小说为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如果将小说进行荧幕化,其视觉形成的固定印象必然对读者的想象力造成阻碍。
而游戏作为一种沉浸感、画面感极强的艺术,想要在已有的画面和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肯定困难重重。这也是游戏改编电影口碑差的原因之一。
因此,文创资讯认为,对于游戏改编电影来说,本身就是带着枷锁在跳舞,想要做到成功的改编,资本+脑洞+平衡,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资本为游戏改编电影提供前提基础。
现如今,随着育碧、暴雪等国内外大型游戏公司以及资本开始纷纷涉足游戏IP的电影改编,无疑意味着庞大的现金流开始流入游戏改编电影领域,这可以保证影片的制作团队及水平至少不会太差,让影片品质有保障;而游戏公司的加持,会从各个方面尽可能保证游戏精华的存在,让玩家满意;
此外,游戏公司与传统电影公司合作,内行人与内行人强强联手,更保证了游戏改编电影在拍摄、发行、宣传方面的优势,《魔兽》就是其中成功合作的案例。
其次,脑洞是游戏改编电影的加分项。
对于游戏改编电影来说,编剧的脑洞够不够大决定这影片剧情的好坏。文创资讯通过分析以上7类游戏改编电影,不难发现,如果剧情撑不起来,那么影片必然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毕竟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是认识游戏的窗口,尤其对于动作冒险、恐怖以及毫无剧情的休闲、格斗类游戏来说,“剧情”则是重中之重,再强大的技能和画面,如果没有剧情,也是索然无味。
第三,平衡是游戏改编电影的起点,决定着电影的走向。
对于不少游戏改编电影来说,粉丝不买账,观众看不懂,往往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此时,最不需要的就是创作者的犹豫不决。如果是忠于原着的作品,就要有毅然决然的态度,《寂静岭》就是成功的案例之一,而《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虽然在票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其本身电影世界观的营造就是对游戏的辅佐,并非为了普罗大众。
而《生化危机》系列,显然已经离原作越来越远,但是也凭借米拉·乔沃维奇的战神形象和打僵尸的剧情,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现如今,随着大IP、泛娱乐时代的到来,电影制作水平的逐渐提升。
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与影视公司合作,逐渐掌握游戏改编中的主导地位。相信在这24年38部游戏改编电影的前车之鉴下,游戏改编电影作为电影IP的重要来源,最终会迎来自己的辉煌时刻。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