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向未来》首季节目时,节目组每期会邀请两位明星再搭配素人观众。王宁坦言,第一季时确实有借用关注度高的明星来让观众关注科学的想法,但是随着近几年素人竞技比赛节目的异常火爆,如《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王宁也看到了素人在电视节目中的更多可能。
《加油!向未来》
日前,由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央视名嘴撒贝宁和尼格买提共同搭档主持的首档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在北京举行第二季发布会。节目前后两季均被安排在CCTV1周日晚综艺节目竞争最激烈的黄金时段播出,央视对于科普节目的重视和让下一代燃起科学兴趣的责任可见一斑。做大型节目难,做科普更难。
近日,《加油!向未来》制片人、总导演王宁接受了记者专访,他告诉记者,虽然《加油!向未来》第一季时无论收视还是口碑都在整体上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但是仔细分析节目第一季的收视曲线后发现一个怪象:正确答案一公布,收视率马上掉头!
怪象 答案一公布 收视马上跌
去年《加油!向未来》首季播出时,恰逢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热度犹在、科幻小说《三体》的红火、好莱坞科幻大片每逢上映都火爆一时……这一切似乎都在发出信号,国人重燃科学兴趣,可以说,《加油!向未来》的出现正逢其时。当时,王宁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一旦节目进入实验环节,收视率噌噌地往上涨,可一旦进入实验的原理解释环节收视率又掉得非常快。
《加油!向未来》首季播出时,节目组把实验原理环节的解释交给了一位颜值超高的90后剑桥大学工程系的在读博士邓楚涵主持。这位曾在《一站到底》中以一己之力横扫全场的站神得到了节目组很高的期望。
王宁告诉记者,出于对电视节目效果的考虑选择了楚涵,不仅阳光帅气,且有一定人气基础。“我们节目当中科学实验类别比较多,想找一个‘全科大夫’比较难找,而且如果是领域中极有威望的专家,当他跨出自己领域的时候就会有心理负担,所以我们请了一位在读的高材生,相当于知识的搬运工。”
在节目连续几次进入实验原理解释环节后收视率就下降的时候,王宁也坦言,也曾一度怀疑是不是选人的问题。然而,当整季节目过后,王宁拿着节目动态收视率分析图仔细做切分后发现,并不是进入实验原理解释环节收视率就猛掉,而是公布答案之后,收视率就已经开始掉了。
“我发现观众在观看科学综艺节目时有一种特殊的心态,进入实验阶段收视率会涨得非常高,这时观众的内心有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一旦答案公布,结果或对或错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王宁还告诉记者,根据动态收视率曲线显示,有时甚至还未公布答案,节目组只刚排除掉一个或两个错误答案时,这种怪象就已然开始发生了。为此,王宁询问了国外的同行,得到的答案相同——“科学原理的讲解确实不吸引人,观众要的是悬念。”
难点 实验范围窄 跨界实现难
即便科学的领域浩瀚无边,每个领域都有大量实验,但是对于一档大型实验类科普节目,确定选题仍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王宁解释道,万千的实验中毕竟能拿出来给电视观众呈现的是有限的。“这个范围基本就是世界各地科技展品覆盖的,然而这其中比如马德堡半球,还有比萨斜塔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很多已经被大家熟知了,如何区别,是一大难题。”
然而王宁坦言,比区分更难的则是把我们(电视人)的想法实现出来,这个光凭电视节目导演是不够用的,相当于跨界。所以,《加油!向未来》第二季的节目需要多家国家级专业科学机构与节目组进行深度合作。对此,王宁列举了第一季节目当中的保险箱实验。
“保险箱挂在高空,下面放了一辆车,前期我们让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老师测算过了,绳子需要多长保险箱通过定滑轮掉落后可以不砸中车辆,我们进行了几十次实测以后发现,麻绳经过长期风吹日晒破旧了,第二天就要录制了,所以我们换了个新的绳子,长度切分的和旧的一样,但我们忽略了新绳子挂上了会有略微的弹性会被拉长,实际上它在上面一挂就会有5cm的伸长,幸亏当天晚上试了一次,所以对于科学来讲,我们是门外汉。”
王宁坦言,实验的规模一旦放大,可变因素就成几何倍上升,任何一个微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这就必须要科学专家才能解决了。
求变 增强对抗性 素人换明星
《加油!向未来》首季节目时,节目组每期会邀请两位明星再搭配素人观众。王宁坦言,第一季时确实有借用关注度高的明星来让观众关注科学的想法,但是随着近几年素人竞技比赛节目的异常火爆,如《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王宁也看到了素人在电视节目中的更多可能。
“我们今年每周日晚的节目想打造的口号叫‘央视科普之夜’,在这一晚上我们希望大家一起聚到电视机前,并且来猜测实验结果,让观看节目成为家庭之间的对决,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王宁告诉记者,第二季节目现场把明星改为由30位成年观众组成加油队和30位未成年观众组成未来队,以18岁为界分成两拨比拼。
整个节目看到的是到底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科学知识更强。王宁说,这使得节目的对抗性更强,变成了一场纯粹的科学猜想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的《加油!向未来》中,节目组请到了两位主攻物理的科学专家。王宁介绍,他们会对自己了解的科学实验进行讲解。而邓楚涵还在节目中从讲解者变成了科学实验助理,他会亲身参与节目之中。
■科普节目之中外差异
国内做百姓关注 国外做百姓好奇
对于实验科普类节目来说,美国的《流言终结者》一直是全世界做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先驱者。节目以有趣著称,曾火遍美国的大街小巷。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王宁也谈到了自己在做科普节目本土化时的一些看法。
王宁认为,科学节目,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科学,肯定是想尽办法吸引眼球,但是,国外与国内创立项目时的出发点不一样。
“比如《流言终结者》,它的目的和它的题目一模一样,老外在这个事上花很多钱把实验与现实处理为完全1:1的模式是它的亮点,但它在美国不会被人诟病”;
王宁说,“很多国外的科普节目都是以100%的好奇心为出发点,荷兰有一档节目,会为了验证枪在水下打出的速度能有多快,节目组让一个人去验证水对子弹的阻力有多大,那个人就在水下离枪5米的位置,做这个实验是真的有生命危险,但是这类选题在国内行不通,如果为了好奇心投入太多,大家会认为有问题,如果要为此再付出生命代价,更不被大家理解。”
王宁说,所以《加油!向未来》节目组充分考虑本土化,做观众喜欢的科学普及。“我们希望我们的实验可以让观众增加成就感,甚至激起观众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民族自豪感。”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