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是娱乐至上,喜剧、歌舞、动作片受欢迎,艺术片几乎不发声,长期缺席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曾是艺术片扬名海外,后来市场好了,娱乐片成为主流,艺术片开始一年接一年地缺席国际电影节。
电影于5月5日正式公映,在同期漫威大片《银河护卫队2》的压力之下,影片首日排片仅有13.3%,但上座率却达21.4%,成为同日新老电影上座率之首。随着周末大盘的起势,《摔跤吧!爸爸》的口碑效应进一步发酵,在周六下午便已超越《我的个神啊》首周3200万的成绩。
导演在这部片子中传递出的思想,可以说是挑战了大部分印度人的价值观,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背离了印度的本土票房。但是导演还是这么做了,如果有一位印度父亲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能有所感动,可能就有一位女儿不必在还在读书的年级就早早嫁人,或许可能就有机会去过和原来不一样的生活。
不管如何,无论是《摔跤吧!爸爸》引发的女权争议,亦或是近年来出现的印度女权电影潮流,都反映出印度社会男尊女卑的旧俗,正在潜移默化中瓦解,对印度乃至整个世界,这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据悉,140分钟版本的《摔跤吧!爸爸》是在今年年初做完的,之后在其他国家地区发行的基本都是这个版本。北美虽然上映了的160分钟版本的《摔跤吧!爸爸》,但该片北美发行主要集中在印度裔集中的社区院线,所以北美看足版《摔跤吧!爸爸》的依然多是印度裔观众。
女性议题是《摔跤吧!爸爸》中引人瞩目的一点。国内一些评论声音对影片情感上的抵触,在于影片中的女性是在父亲/ 父权的强力影响之下,被动地选择了自我的梦想,并且歌颂这份成功,毫无“自由”可言,只是“直男癌”想入非非的呓语。
《摔跤吧!爸爸》取材于印度着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他打破重重阻碍,在印度这个性别不平等的国家中,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并且引发广泛的国际关注。而向来致力于印度公益事业和呼吁男女平等的阿米尔-汗,正是看中了这个特殊的题材,将其搬上了银幕。
《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我的个神啊》,分别因其在学习方式和信仰问题上的独特见解,还未在国内上映便已引起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获得高达8分甚至9分的豆瓣评分,而《摔跤吧!爸爸》还未上映,也已获得高达8.8分的口碑。
为了演好《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阿米尔·汗在51岁的高龄增重50斤,从一个肌肉男变成啤酒肚大叔,这部电影中他的形象也是反差极大。为了不让自己懈怠,阿米尔·汗先是增肥拍摄中老年的戏份,然后在拍摄中途再减肥,变回肌肉男,从而完成青年的戏份,那真是一段痛苦的过程。
阿米尔·汗坦言,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从不轧戏,每年的作品不超过两部。除了注重影片质量,阿米尔·汗的电影更让观众看到了蕴含着的人性、批判和哲理的艺术追求。此次对谈更是证明一部优秀的电影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智,更能改变一个人的观念甚至能改变一个国家。
4月16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北京举行发布会,该片主演阿米尔·汗出席了活动。拳击冠军邹市明作为特邀嘉宾到场助阵,与电影中的摔跤运动员阿米尔·汗展开了一场关于体育运动的对话。在最新作品《摔跤吧!爸爸》中,阿米尔·汗饰演了一位前摔跤运动员,他多年如一日地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希望她们代自己实现冠军梦。
发布会现场,邹市明走路时一直拄着拐杖,他坦言运动员即便受伤也不能停止锻炼,很多都是永久伤他现在不能开车,抱孩子都要很注意。阿米尔汗也透露,片中演员摔跤训练期长达一年半,饰演自己女儿的演员中间也曾多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