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步骤是什么 古人中举还乡有什么好处

栏目:历史趣闻 关键词:科举 古代 编辑:实习生 时间:2016-11-09 14:41:49

清朝时每逢子、午、卯、酉年八月,三年一度的乡试正式举行。正常的乡试被称之为“正科”,如果遇到皇帝登基或是万寿节加试的则称为“恩科”。清朝260多年的时间内,正科和恩科加在一起一共举行了112科乡试,有些地方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开全,比如江南就因太平天国运动停开了四科,只举行了108科。

清朝的读书人依次从县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一步步走来,通过考试则由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走上当官之路。这里要补充一点举人通过会试并不代表着考中进士,殿试中才会分出一、二、三甲得到进士身份。不过一般通过会试的考生大多能获得进士资格。

进士的话题以后再聊,本文主要讲的是乡试和举人。

清朝时每逢子、午、卯、酉年八月,三年一度的乡试正式举行。正常的乡试被称之为“正科”,如果遇到皇帝登基或是万寿节加试的则称为“恩科”。清朝260多年的时间内,正科和恩科加在一起一共举行了112科乡试,有些地方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开全,比如江南就因太平天国运动停开了四科,只举行了108科。

清初每个省乡试都有固定的录取名额,依文风高下、人口多寡、丁赋轻重而定,例如顺天、江南名额为160多名,江西、浙江、湖广、福建都是100出头,最少的是贵州只有40名,平均下来不到100人。

有一点值得注意,乡试录取名额绝对是固定,不存在额外录取。那考中举人之后会给读书人带来什么好处呢?

首先、是随之而来的巨大荣誉,新科举人们将会得到省财政专项拨给的建造牌坊银二十两,有的地方则是做好了送给举人,牌坊上第一名写解元,第二名写亚元,三、四、五名写经魁,其他则写文魁。家门口立着这样一个牌坊,不仅是个人的威风,也是家族的荣耀。

其次、是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中了秀才以后,别人称他为“相公”,而中了举人后就要改口叫“老爷”了。一般人刻印,只能用“某某印”,而举人可以刻“臣某印”,俨然是以国家干部自居了。

举人见了知县可以平起平坐,相互之间称兄道弟。举人与进士的差距是,进士的儿子可以叫少爷,举人则不行。

中国人大概是最会攀关系的,一人中举之后马上会增加一批社会资源。首先,同科举人之中举的人形成一种特定关系,就是“同年”,将来互相之间可以帮扶和照顾。同年之间会编一本“同年录”用于叙同年之谊,只不过动机比较不纯。

此外,中举者与主考官以及取中他的地方官之间也会形成一种速成的师生关系,入考官门下成为其门生。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当一两次主考,门生满天下,这是迅速扩充自己势力与影响的好办法,将来门生当了官也容易为己所用,因此尽管主考官即累压力又大,但还是很多人抢着干。

再次、中举就会有远大的前程。且不说继续参加会试考取进士,即使不考进士也可以就此进入仕途。清朝初期官好当,举人出身的多被授予推官、知州、知县、通判等职。到了清朝后期由于僧多粥少,举人要当一个县令可能要等到老,但不管怎样,也算是进入了上层阶级。

从乾隆年间开始,一个举人如果连续三次参加会试不中,还可以参加朝廷组织的“大挑”,每六年由皇帝委派王公大臣进行一次挑选。大选的过程很简单,不考试、不作文、不必内在,只比外在,举人们每十人分成一组,像模特走步一样从评委的面前走过,评委们从每组选出一等二人,二等三人,一等的授予知县,二等的授予学官。

最后、中举后悔带来财富增长。当时的社会流行“穷秀才,富举人”的说法,其实秀才不一定穷,也不会穷,而举人肯定更富。一个人考中了举人,即使从此不再考,也不当官,他也可以凭借身份在家族中乡里安心做一个高级绅士,这种大绅士秀才是不够格的,但举人足够了。因为举人在很多地方都是珍稀品种,有的整个县也出不了几个举人。

清代的官员都是外省籍的,没有本地这些头面绅士的合作,不出几天就得灰溜溜滚蛋,一次一个举人绅士,不仅老百姓敬重他,连当官的都要来巴结他,官绅合作,相互利用。

老百姓看到举人和官员们称兄道弟,更要敬他三分,别的不说,一个举人想搞点“融资”就比别人容易得多。

范进中举的时候已经年过五十了,依然受到各方的追捧,更别说那些年纪轻轻就考中举人的青年才俊,这些人无疑是社会的宠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为空!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