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Carlos Barria 文/曾鼎
1979年是中国计划生育的转折点。在这之前,计划生育还仅作“提倡”。1979年之后,各地开始出台计划生育规定,对违规生育者予以严厉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很快,独生子女政策在全国全面实行。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实行计划生育被明确确定为基本国策。
在这一政策的约束下,有学界评估认为,30年间中国大概少生了4亿人。
计划生育政策制定的参与者田雪原曾回顾当年的政策目标:“执行最多不超过30年”,因为控制了一代人的生育率后,人口形势会发生新变化。
事实上,这项当初旨在“国计民生”的政策,已引发诸多问题——强制堕胎和“失独”现象不断引发争议,计生部门社会抚养费丑闻频出。且由于生育率的大幅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减少,危险的性别失衡等问题广受瞩目。
为缓解这一系列问题,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允许单独家庭生育二胎,即允许夫妻中任何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再生育第二个孩子。此举被视为旨在提高生育率、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负担。
不过,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这一政策似乎来得太迟了些——“许多年轻夫妻留恋没有孩子时能够享受的额外个人支出,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太想生孩子……或许,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之深远已经超出了政策设计者最初的设想。”
36年计生政策之下,那些业已出生的独生子女持何种心态?路透社摄影师Carlos Barria的镜头试图寻找答案的影子。他将镜头对准独生子女政策颁布后的出生者,从1979年出生的男子,到2014年出生的婴儿,每年对应一名独生子女。除了拍摄每个年份出生者的肖像照,摄影师还一一询问,他(她)们是否想要兄弟姐妹这样的问题。
这里选取了其中16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帮助我们认清中国这36年独生子女政策的缩影。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选取甘肃省酒泉市、山西省翼城县等多个地区进行全面“二胎”试点——即无论夫妇双方是否为独生子女,也无论他们的第一胎性别,都可以生育第二胎。这些地区后来的试点结果也显示,它们并未出现反对者所担心的人口激增。
姚吉涵(音译),生于2000年他猜想,如果家里再多住一个人,房子会很挤。他有很多的朋友,不会感觉孤单。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政府的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生育率仅为1.22,处于世界最低水平。
丁忠程(音译),生于2008年他称自己不想要兄弟或姐妹,因为不想让他们把房子里的东西弄乱。但是如果他妈妈之前给他添了一个哥哥或姐姐,自己也还是能接受。2007年,中国人口计生委表示,中国各省市的实际规定已经放宽: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两个孩子。
辛志腾(音译),生于2012年他没有表达自己是否想要姊妹。不过,他的父母已经拥有更多的生育余地。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开放“单独二胎”,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官方称,要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2014年,除新疆和西藏的城镇汉族居民外,各地已经陆续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