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影评人大都系统学习过电影方面的知识,属于学院派。他们的影评专业性太强,多会发表到专业的期刊上面。目前大陆影评界我们熟知的,比如影评第一人周黎明,《虹膜》负责人Magasa,豆瓣出身的木卫二皆可以算做此类。
波米那期节目我晚上一点开始听,竟然没睡着,听到三点。虽然有一部分观点我难以认同,但是就影片本身的批评我还是认可的。
电影的剪辑问题,配乐问题,摄影问题,故事的逻辑性,这些都是逃不了的硬伤。
可即使冷静下来,让我去评分的话,仍会给电影打到7.5分。从专业性的角度它比不上《警察故事3》和《毒战》撑死只是及格,但从情感上我愿意多加1.5.
跟同期上映的矮矬子相比,它即使不是将军,也是一名优秀的战士。
我对电影的评论一般不会一面倒,一方面是专业性不强,另一方面是迁就大众。毕竟人民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但即使如此仍旧有一些人不满意。
网络阅读最大的问题是情绪化,能真正看完文章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有人只是看了标题就开骂。他不管你文章里有多少内容夸这部电影,他只要看到一句批评的话,便受不了了。
我想这便是影评人存在的必要性,一个行业需要一个标准。当百花奖那样令人作呕的事情被人们视为正常现象时,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影评人,你凭啥对着屏幕说三道四?”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敢于说真话,因为他们把控着电影艺术大门的通行证。
我想黑泽明应该不会想和郭敬明坐在一个桌子上讨论电影。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不能为空!